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巩慧 《中国档案》2012,(4):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资源的争夺逐步升级,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使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各国在军事、财富上的竞争已上升到智力资源的角逐。以前个别的军师、顾问因无法应对新形势而被智囊组织取代。由此,集体智慧开始服务于决策咨询,智库作为一种现代现象逐渐兴起和繁荣。  相似文献   
22.
有人说,一个教师能给孩子什么,要看孩子离开他后,心中留下了什么;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什么,取决于书桌座椅之外的空气中流动着什么在我的班级里,空气中流动着的是爱和书香,是真与善的信仰……你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烦恼,让我和我的智囊团,一起为大家出谋划策吧!  相似文献   
23.
《学子》2004,(11):5-6
美国大选如火如茶.在总统候选人的唇枪舌剑背后,是两个智囊团在斗智斗勇。他们才是这场战役的真正指挥者,堪称精英。小布什打赢了2000年的选举战,在他的智囊团里,有一位华裔女性,这是非常少见的,她就是王舫。  相似文献   
24.
刘婷 《辅导员》2014,(10):111-111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要东张西望……"多么熟悉的歌词,90年代校园很流行的校园歌曲之一。然而,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有多少学生想唱歌却不敢唱。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敢大胆自己演唱呢,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更是普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课下邀请来了几名同学与他们一起交流。"音乐课为什么不敢自己唱歌呢,我想让家帮我找找答案。"说完,只见同学们相互对视,小声笑笑,你推我让的谁也不说。"你们可是班里的骨干,是老师的智囊团"……  相似文献   
25.
小偷大用     
楚国有个小偷,偷的本事很大,但这种见不得光的工作,是只能在地下开展的,而且遭人鄙夷。"知讯者生存"这个道理自古皆然,他听说大将子发热衷于招收特殊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去应聘。这可是个从地下转为地上的绝好机会,可以正儿八经地拿工资,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哆  相似文献   
26.
苏雁 《成才之路》2012,(7):98-I0015
正"菜花、菜花,我们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四哥,我们永远支持你!"……这是首届常州市中小学生"我最喜爱的班主任"海选活动现场。"班主任当选与否,完全由学生说了算。"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负责人介绍,海选表面上是班主任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学生之间的较量。学生推荐、学生表演、学生当评委,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主角。每个班还都有一个"智囊团",商讨通过何种形式,来展示班主任的风采。  相似文献   
27.
《游泳》2013,(1):29
他们是冠军选手背后的智多星。他们善于发现未来之星,指引选手们一路从草根走向神坛。他们有的专门指导单个运动员,有的管理或执教整支队伍,他们在虚拟的大学里"传道授业",教会学生们如何成为未来的冠军。当弟子们在伦敦奥运会披荆斩棘、大  相似文献   
28.
刘秀梅 《新闻界》2012,(4):27-2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世界作为地球村存在的种种天然联系,尤其是信息的连结更为紧密了。在国际信息的传递舞台上,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国家经济根基才是制约某国能否成为信息领域领头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美国作为当下的传媒业大国,不仅在国内充分利用媒体秩序井然地操控着国家发展的大盘,就是在世界舞台上,其国际传播的种种手段也长袖善舞。本文从美国国际传播的几种手段的剖析入手,揭示美国对外传播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9.
左仁 《兰台内外》2013,(3):11-11
梅兰芳能成为京剧大师,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之外,背后还有个特殊的智囊团。成员多是京城名流,因为酷爱京剧,自发组织起来,为他出谋划策、创作剧本、联系演出,事无巨细。这些人都是梅兰芳的超级"粉丝",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梅党"。他们出钱出力,共同把京剧艺术推上了巅峰。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80年代,韩国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障出版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出版文化的层次,韩国出版界要求成立出版专家团队——出版智囊团的呼声越来越高。顺应形势的需要,1984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开始酝酿出版智囊团的组织形式。1985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成立了韩国出版研究所推进委员会。经过该委员会卓有成效的抓落实工作,1986年7月15日,韩国出版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