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与东南亚的丝绸贸易源远流长,明前期,在“海禁”政策和统治“薄来厚往”思想的影响下,朝贡贸易成为两地丝贸的主流形式。私人贸易虽有所发展,但其重要性却远不如前代。随着两地贸易的发展,中国丝绸在东南亚的行销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一直保持着出口优势。  相似文献   
62.
中越宗藩关系以朝贡册封为表现形式。清代时中越之间的朝贡不断,贡路的畅通更是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贸易的发展考察中越的朝贡关系,可从中透视桂南地区中越交通路线的发展情况,并探寻出交通兴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3.
与元、清二朝相比,明朝治藏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点,明朝除对接邻内地的蒇族地区进行了较为直接的统治外,对所谓的“三十六番”政治统治的维持和维护主要通过该地区僧俗首领定期与不定期入京朝贡来体现。但是,这种朝贡是以明朝在藏区建立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的,它既不同于吐蕃朝贡唐朝,也有别于周边属国朝贡明朝,本质上是明朝行使藏区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4.
朝贡的组织与管理是明朝朝贡制度完善的具体体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朝贡事务,不仅设置完备的机构,在朝贞的组织过程中也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对朝鲜的特例,使明朝与朝鲜的朝贡关系比其他朝贡国更为密切.给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中泰两国14-18世纪的文化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暹罗在阿瑜陀耶王朝和吞武里王朝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与泰国在文化艺术和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友好往来,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泰国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当代中泰两国的交往。  相似文献   
66.
《历史档案》2017,(4):4-17
明清时期,生员通过地方考选入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监,意为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也称贡生。清顺治时期,贡监之制恢复,文人通过进入国子监读书有机会被授予官职,成为除参加科举考试之外的另一条入仕途径。由于清廷授予贡监的名义及选拔的方式各不相同,贡监分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六种。其中,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又称五贡,被视为正途出身;例贡系捐纳而得,不属正途。贡监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在崇尚科举的时代,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是下层文人和绅士的主流,在社会中起不容忽视的作用。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中编选乾隆时期与贡监相关的档案,从中反映出贡监考选、入职、捐纳等实情,可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7.
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其势力进入西南地区后,大量土司归降。为了处理与土司之间的关系,朱元璋在前代朝贡基础之上,创制了明代特色的朝贡体制,为以后历代皇帝所沿用。各个土司朝贡物品主要为马以及各地的特产,同时故元土司也会向明廷缴纳元代颁发的信物;明廷对朝贡土司的赏赐本着"厚往而薄来"的原则。明廷的措施较妥善地处理好了与西南诸土司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洪武时期明廷与西南土司朝贡的具体事宜进行探讨,包括朝贡管理的机构、具体朝贡记录以及朝贡展开的基础,以此解读洪武时期土司朝贡之盛况。  相似文献   
68.
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的官方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和互市两种。根据当时朝鲜国内政局的变化,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情况与特点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是处于反复与缓慢发展之中。其间问题最多的是洪武中期前后,表现形式为官方贸易时断时续,有失常态。贸易,离不开政治。明王朝从一开始就推行“国无大小”、“推诚以待”、“修礼睦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对朝鲜更是始终予以特别重视。然而,终洪武之世,中朝两国的政治关系却很不稳定,于是引致官方贸易屡生摩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朝鲜王朝建立以前,朝鲜当权者在对待当时明朝最主要的威胁——“北元”的问题上,与明朝存在着根本对立的政治分歧。或者说,操演着两面讨好的政治游戏。同时朝鲜“贡不如约”,不遵守“常制”,态度又缺乏诚信,每每诉难,强调客观困难,尤其是朝贡和互市的商品经常存在质量问题。当然,明太祖的大国思想有时也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69.
香料,曾是财富和高雅的象征,因而成为东西方航海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明朝朝贡贸易的亏损与西欧香料战争贸易的获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香料贸易引发的历史思索:香料贸易和海洋观念折射出东西方历史的发展的不同。  相似文献   
70.
明蒙朝贡体制是明代朝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廷处理与蒙古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明蒙交往的最好见证。有明一代,明蒙朝贡体制长期运行,这期间的明蒙交往常有和平往来,少有冲突与战争。而土木之变即是在明蒙朝贡体制顺利发展到高峰时期爆发的一次战争,它是一次偶然事件,与明蒙民族矛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