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104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112.
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ID技术的应用虽然具有节省人力成本、有效跟踪物流动态、提高管理效率的优势,但是该项技术并未完全成熟,主要存在着通用标准缺乏、阅读器兼容性不强、成本高昂以及安全和隐私保障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图书馆在引入RFID技术的问题上应保持慎重,科学合理地应用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13.
2001年11月27日山东莱芜速递局寄河南安阳速递局封,贴有特快专递条形码签条,下方印有“收件人付费 每件十五元”字样。  相似文献   
114.
报纸目录数据库是建立在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基础之上的书目数据库,是图书情报机构开展数字化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之一。馆藏报纸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将方便用户快速查询与检索报纸信息,并得以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15.
《新上海档案》2006,(4):23-25
近年来.条形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但将其引入档案管理却为数不多。闵行区档案馆积极采用上海市档案局科研新成果——《档案条形码管理系统》,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加快我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分析了一些传统的学生上机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的微机用户管理模式,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并编制相应的软件,开发了微机用户管理系统。通过近两年在机械工程学院微机房的试用表明:试管理系统使用简单、办理学生上机手续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微机房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7.
条形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日益普及,除了实行采编管理及期刊管理以外,流通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采用信息的键盘输入法实现流通管理速度慢,且容易出差错,大多数流通管理系统均采用条形码系统。对此,国内虽有不少报导,但只是对流通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介绍。考虑到图书馆界从事流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文则着重介绍条形码的类型和码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8.
我见到一个包裹上有两个签条。一个是一般的包字条形码签条(图①)。另一个分上下两行,上行是包裹号,与包字条形码签条上的流水号一样,就是字大些;  相似文献   
119.
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团队开展的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研究,引发国际广泛关注。具有百年历史的植物学顶级期刊《新植物学家》以及五年平均影响因子超过10的两个国际著名期刊《生物技术前沿》和《生物学评述》分别刊登了其几项最近研究成果。这标志着中药鉴定学迈入通用和标准化的基因鉴定时代。  相似文献   
120.
正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方式,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它通过非接触和非线性可见的方式传送标识资料,以达到物体身份识别的目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RFID技术不断成熟,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档案管理上的应用已成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