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虽于1912年才成立社会教育司,但在清末已基本形成社会教育的氛围。在启民智的过程中,人们都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从而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之初,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态势,中国近代图书馆承载着广泛的启民智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整体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2.
《良友》画报1926年创刊于上海,为月刊,内容庞杂,既有时事报道,也大量刊登西方建设及其新奇事物,有时尚明星、电影报道,更有休闲性文学文字.画报刚一出现便受到大众的欢迎,1926年2月创刊号即售出了7000册.  相似文献   
83.
正值21世纪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又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综观二十多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总的趋向怎样发展,总的形势怎样呈现?我们形成的基本看法是:一、多观念:交互碰撞;二、多学科:交叉渗透;三、多教法:优化组合;四、多媒体:优势尽显;五、多风格:异彩纷呈;六、多教材:自主选用;七、多试题:竞相探索。  相似文献   
84.
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中国女子教育问题十分关注,他为女子教育构建出完整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只有改变对女性压抑、摧残的陋习,实行男女平等,大力兴办女子教育,创设女学办学体制,才能有利于女性觉醒、家庭和睦以及胎教和家庭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女性自立、自强。其思想清晰地反映出他倡导的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兴办女学是保种保国、民智国富达到救亡图存之目的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85.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城域网作为新世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能够高效、快捷地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教育均衡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城域网的硬件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在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6.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大业,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和梦想。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今天.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相似文献   
87.
加拿大1998年1月7日颁布的《汇聚力量:加拿大土著行动方案》顺应了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意愿与要求,在重建土著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强化土著管理能力,发展双方新型财务关系,支持建立强有力的社区、民族与经济等四个领域帮助加拿大土著人有效提高了自治能力。《汇聚力量》把建构能力作为权力转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加拿大土著人实现民族自治极具价值的重要步骤和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88.
社会媒体在2008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据预测,这种发展态势在2009年依旧持续。然而,社会媒体的自身价值真正发挥了吗?使用者真正让社会媒体为自己服务起来了吗?我们终日沉浸在网络信息流中,却常常一无所成!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让社会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搜集和汇聚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呢?本文,就社会媒体及其特点,着重分析了社会媒体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在使用中所出现的困惑,尝试建立一个社会媒体网络汇聚模型,从而实现个人知识和信息流的汇聚。  相似文献   
89.
创新机制 汇聚英才 构建国际化创新团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有益成效,对完善高校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政策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