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王曦培 《阅读》2010,(6):29-29
那天早晨,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我和妈妈一起乘车到南京,参加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举办的"宝贝争爸赛"海选活动。一路上,我盼望着早点到达目的地。我们12点才到南京,吃完午饭,大家赶快化妆。下午2点多,汽车载着我们驶入江苏省电视台。  相似文献   
92.
经营     
《青年记者》2010,(3):3-3
两个违规播出购物节目的付费频道被撤销 江苏电视台英语学习和辽宁广播电视台智趣两个付费电视频道因违规大量播出购物节目,最近被广电总局撤销。  相似文献   
93.
刘庭康 《新闻窗》2010,(1):70-70
为适应媒介市场化竞争环境。满足电视受众需求,各级电视台除了办好新闻栏目外,纷纷打造各种类型的品牌栏目,访谈类栏目就是其中之一。如江苏电视台的《人间》、贵州电视台的《人生》、四川电视台的《非常话题》、内蒙古电视台的《现场》等。这各式各样的情感类访谈节目,制作和题材都很有故事看点,拢聚了相当一批“铁杆”观众,在收视率方面成绩不菲。  相似文献   
94.
孙丽 《新闻传播》2010,(6):56-56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随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各地掀起“电视民生新闻热”。  相似文献   
95.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回归,民生新闻,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中最热门的关键词。彰显人文关怀,强化受众意识,关注百姓生存状态.从央视到各地方台,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也受到民众的空前欢迎,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深圳电视台的《第一现场》,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屡创收视率新高。  相似文献   
96.
殷亮 《传媒观察》2013,(4):32-34
激烈的电视收视竞争迫使电视人不断创新出彩。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零距离》栏目版块中,出现一种新颖的节目样式——《新闻敏感度》。这是一个以新闻测试为特色的节目,虽然每天只是一个测试话题.但观众反应热烈。频道表示策划这样一种新形式的新闻节目样式,是希望通过实验或测试的方式来表现民生的主题,让百姓觉得好玩、好看并且贴近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97.
苏栩 《钓鱼》2006,(12):1-1
2005年12月26日。江苏电视台播出了一则警示性专题片:高压线下禁止垂钓。说的是2002年有一钓鱼人在南京市栖霞区某鱼塘钓鱼。提竿未注意头顶上的高压线。鱼出水后突然脱钩。弹性使钩挂到赤裸的电线上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事后家属状告鱼塘主和供电部门。打了三年官司,一审死者负全责:二审供电单位无责,鱼塘主承担一定责任。赔偿死者家属5万多元。然而官司打赢了,鱼塘主无偿付能力。法院难以执行。家属困苦不堪。  相似文献   
98.
张建赓 《视听界》2002,(3):24-24
《南京零距离》,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迅速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较高的收视率,引起了国内电视界的瞩目。如何实现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节目主创人员应该认真对待、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99.
肖嵩 《新闻战线》2015,(3):106-107
电视方言节目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在传承地域文化,满足特定受众的欣赏需求等方面有着普通话节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地方言节目的大量涌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面狭窄,节目品位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方言节目的有效传播。因此必须从塑造有个性的主持人来树立栏目的品牌意识,扩大收视群体,实现跨区域发展等方面着手,实现方言节目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00.
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短短的4年时间里,民生新闻的旋风已经席卷全国,但是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民生新闻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形势雷同,内容、创意缺乏特色与个性,走猎奇、媚俗路线,有违客观的新闻态度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等等。在此情况下,公共新闻理念的及时引入使得众多专家学者将其视为民生新闻下一步的转轨方向。一、公共新闻概念的引入使民生新闻得到升华民生新闻初现荧屏,马上以其全新的亲民姿态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在看惯了新闻联播式的标准时政新闻之后,受众第一次发现原来新闻可以如此低姿态的贴近日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