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2012年,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在30余年长期生态监测与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核电站温排水不会影响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解决了国际上有关核电站温排水对生态系统影响与否的长期争论,推动交叉新学科"计量海洋生态学"的发展;阐明了南海区域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生产机制,推动了生物海洋学发展;揭示了台风、海啸等引发的突发性藻华过程的三维结构与生消规律,拓展了遥感技术在海洋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红树林氧化酶系统、II型金属硫蛋白和CBF/DREB2等基因抗逆境分子生态学机制,引领了国际红树林分子生态学研究;提高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水平,推动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生物高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该站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热带、亚热带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理论基础,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气已经不堪重负,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场在哪里?海洋还是地下? 1999年1月19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科学家希望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在铁肥的促进下可以大规模增长,以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达到降低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目的。但数年之后的今天,在前一个答案已经得到肯定的同时,后一个愿望则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14.
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测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华  康旭  王利  伏捷 《资源科学》2010,32(1):177-183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别间的相互作用,将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10项,并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评。结果表明:①2007年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0.35×108元,相当于2007年辽宁省GDP的6.44%。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03.02×104元/km2;②在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资源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人文社会服务价值分别占33.18%、15.04%和51.78%。从所评价的10项海域生态服务的价值量大小看,依次为旅游娱乐价值食品供给价值水质净化调节价值空气质量调节价值干扰调节价值气体调节价值科研文化价值基因资源供给价值有害生物与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价值原材料供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曹明 《新高考》2006,(5):104-105
地球上的全部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约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一,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主要种类,只有在浅海和大陆架周围才有一些大型的藻类,没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更没有高大的乔木;其二,从数量来说,以浮游动物为主,海洋中的动物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但不具备快速奔跑的能力;其三,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盐度,而不是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一般分为潮问带或称沿岸带、浅海或亚沿岸带潮问带以下、半深海带和深海带、大洋带四个带。海洋生态系统不仅在维持生物圈的稳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多样化的自然系统。文章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重点,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为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生物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海生态安全与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海是全球海洋中最为敏感也最受关注的区域,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支撑和空间环境保障。随着对近海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近期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近海生态安全问题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也缺少系统的评估工作,需要着手发展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与信息获取能力,开展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变化预测,为推进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也许水母将统治海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该书分析了华南主要海草资源及其生境状况,揭示了海草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评估了重要海草床的经济价值,并讨论了海草床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展示了中国海草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研究,为海草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推进和加快中国对海草生态系统的研究,同时也使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更加重视海草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2013,(5):1
<正>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留在海滩上,一部分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正确认识海洋垃圾的来源,从源头上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