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教育   53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中记载有伊尹因故奔夏,巫乌附体伊尹在认知夏桀致病之由的情况下,运用逐疫的巫祝疗法予以治疗。其与《五十二病方》中治疗"婴儿瘛"所用的祝由疗法以及传世文献中所见"越方"、"辰州符"等巫术疗法皆有一定的通约性和传承性,大致反映了当时社会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所流行的巫医交合观念。  相似文献   
12.
发生于公元前404年的三晋伐齐是战国前期的一个重要事件。由于史料不足,学界对此事的人物及相关问题少有了解。借助于新出清华简《系年》和传世文献的对读,人们终于可以对其中的若干人物进行考辨,进而还原相关史实。以魏国方面人物为例,传统观点认为在三晋伐齐过程中并无魏文侯斯的身影,魏军统帅实为魏击,传统文献中屡见的翟角则是魏国副将。然而,在细致分析《系年》及对应传世文献以后可知,伐齐时魏国方面的实际情况是:魏斯是南路晋军的统帅,魏击则是西路翟角所领魏军的抚军。  相似文献   
13.
14.
清华简《系年》对"千亩"的记载反映了商周对待上帝观念的不同,在商代时上帝是各族群共同的神,商人不祭祀上帝。周人将上帝神视为自己的保护神,认为商灭亡是不祭祀上帝的结果,周王通过种植千亩之田来祭祀上帝,进而佑护周人。  相似文献   
15.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中记载有伊尹因故奔夏,巫乌附体伊尹在认知夏桀致病之由的情况下,运用逐疫的巫祝疗法予以治疗.其与《五十二病方》中治疗“婴儿瘛”所用的祝由疗法以及传世文献中所见“越方”、“辰州符”等巫术疗法皆有一定的通约性和传承性,大致反映了当时社会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所流行的巫医交合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历来被认为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观念和范畴之一,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中庸""中和""中正"等概念,彰显着儒家美学崇尚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温柔敦厚的"贵中"精神。随着战国竹简文献的发现与问世,"中"观念的来龙去脉、价值影响得以更加明确与清晰,即尚"中"、贵"中"是中华民族具有的一种观念,在"前"儒家时期就已出现,儒家美学是对这种观念的传承、发展与拓展。它以甲骨文、金文之"中"为源头活水,至迟在春秋中期形成了技艺、情感合于"中"的观念。春秋末期,孔子将"中"吸收进他的思想中,开始成为儒家美学的重要内容。战国时期,《中庸》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提出了人的举手投足、思想情感须符合"中庸""中和"的标准,这样才能进入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这种以甲骨文、金文之"中"为源头活水,经春秋时期的发展,最后积淀于儒家美学中的"贵中"精神,对后世儒家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楚先"何以不包括季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连是芈姓楚人的始祖,从来没有异议。清华简《楚居》叙述楚先公先王的世系和居处迁徙,始于季连,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在战国时期楚人的祀典系统“三楚先”(老童、祝融、鬻熊)里,却没有季连的影子。这一现象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从《楚居》看,季连和鬻熊是兄弟关系,季连的后人没有即位,楚的大位赖鬻熊一支得以传延。对楚的后人来说,是鬻熊的直系亲属,而与季连没有血亲关系。这就很好地回答了“三楚先”不包括季连这个悬疑。  相似文献   
18.
《保训》"假中"之"假"习见于传世文献,是"祭者致神"之义,"假中于河"即通过祭祀"河"得到"中"。"假中于河"之"河"是河神之谓,与传世文献中的"冥"关系密切。上甲微通过祭祀河神来凝聚人心、积蓄力量,并赋予攻打有易的正义性,"假中于河"即通过精诚的祭祀来获得神灵公正的裁决。因此,"中"就是具有公正、正义、公道含义的思想观念,"得中"就是公平、公正地裁决事理。这一点可以结合"中"的功能从汤、舜、尧以及周文王的事迹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0,(4):37-44
清华简中与郑国有关的史料表明,西周晚期郑国的东迁是郑桓公带领族人经过艰苦奋战逐步实现的。郑桓公带领族人东迁的路线很有可能和昭王伐楚荆的路线相同。桓公从宗周出发,先至汉水,在到达中原地区的"棫林"之后,从南向北进攻,战于鱼齿山,获得汝水北岸的泛城,新郑与许昌之间的訾地,又奇袭了溱洧之间的区域,攻克了郐国。应国旧地鲁山、襄城、郏县、北部的禹城、长葛、新郑、管县等地先后为郑所有。郑桓公时,西周应国的大部分领土和郐国旧地,都成为郑之国土。郑桓公以郑父之丘(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为都,开启了郑国的基业。郑国在春秋早期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国。  相似文献   
20.
《治邦之道》《心是谓中》是清华简(捌)中刊布的两篇先秦佚籍,与战国诸子关系密切,对梳理、研究诸子思想有重要意义。虽然整理者已经做了详细的考释,但仍有个别字词的训释有待商榷。结合相关传世典籍及文意分析,《治邦之道》中简5"锐士"所指应是贤良之士、"■"训隐为好;简9"还"应训迷惑;简17"?"通"笃",训切实、专心。《心是谓中》简1第三个"中"应是一个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