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753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图藏黄丕烈批校本《吕衡州文集》,书中钤有大量藏书印,黄丕烈批校时使用了多种钞本。本文对该本《吕衡州文集》的来源、递藏源流及黄丕烈批校内涵做了考证,并对书中所附顾广圻信札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2.
两汉时期"崇俭抑奢"社会风尚的形成,并非简单的"上行"与"下效"的因果关系,而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注意上"到"注意下"、从号召到风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是包括皇室、士人、官员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文选·赋>"物色"类与<文心雕龙·物色>中的"物色"该作何解,学界意见纷纭.在关于"物色"的种种解释中,当以李善注为宜,然尚有进一步明确的空间与必要.南朝"物色"所具有的四种意义,既可与先秦两汉之"物色"义相衔接,又能分别圆通地解释其时文献中的各处"物色".<文心雕龙·物色><文选·赋>"物色"类与南朝部分诗文中的"物色",其内涵当指"在时间流逝中变幻的自然物象",其外延应包括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春夏秋冬之四季变幻景物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  相似文献   
84.
中国新民歌来源于我国传统民歌,是相对于我国传统民歌而言的概念。前民歌时代指的是新民歌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之前的时代,经历了民歌的萌芽时期、古典民歌时期和现代民歌时期。新民歌兴起经历了初始、后退和更新发展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独特历史特色。新民歌不仅是对传统的民歌在新时代的语境再现,也广泛融合了某些时尚音乐元素,融合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继承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涵,吸取了流行音乐的制作办法,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5.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德兴堂本《金琬钗》,是陕西碗碗腔剧目《金琬钗》的现存最早版本,此本为陕西民间书坊德兴堂刊印,曾被益津张氏收藏。《金琬钗》为民间传奇,它将崔护人面桃花故事与《金凤钗记》故事熔于一炉,并借鉴明代传奇剧的双线结构和宏大叙事、以及下凡历劫母题,可称是一部集大成之作。陕西碗碗腔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德本《金琬钗》不仅具有文献和文学上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化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丛书是古籍一大类别。本文论述了丛书的源流、分类、检索和价值。  相似文献   
87.
彝族,是凤庆县除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近年来,国内对彝族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有关凤庆彝族的源流问题,还很少有文章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文章主要结合凤庆的历史沿革,参考古代典籍文献,对该问题作一个初步梳理。  相似文献   
88.
漫谈藏书票     
陈艳 《图书馆学刊》2011,(8):123-124
藏书票作为藏书的信物和微型版画的收藏珍品,既有实用性,又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与收藏价值。介绍了藏书票的源流、形式功能、特点以及藏书票在传入我国后融入了东方民族风格和文化观念,使藏书票在中国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
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其居住地域范围包括川、滇、黔、桂四省,其中,广西省彝族人口较少,分为黑、白、红三个主要的支系,桂西北隆林各族自治县有黑、白彝二种。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及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可对隆林彝族的源流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0.
<正>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在我研究戊戌变法已达十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不由又有了牖开思进之感受。很长时间以来,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以康有为、梁启超留下的史料为基础,构建成当前戊戌变法史的基本观点、述事结构和大众认识。尽管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对康、梁的一些说法提出了质疑,但毕竟没有新的大量的史料可供其另辟新途。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及戊戌变法的思想源流,称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