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王维一 《收藏》2013,(15):79-81
可以制枕的材料多种多样,自古以来有玉、石、金、银、铜、陶、瓷、木,乃至今天的布、化纤材料等等。在众多材质之中,有一种枕,既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也似乎还遗留于现代人的记忆之中,它就是漆皮枕。漆皮枕是以木为骨、以藤为筋、以皮为表、以漆而髹的一种独特的枕头。它与漆枕相类,但却大不相同。漆枕仅为木胎髹漆而成,本质上仍属木枕一类,历史颇为悠久,比如1957年在信阳长台关的一个大型楚墓中发掘出了大批漆器,其中就有漆枕一类,这说明了至迟到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使用此类枕头。而巧合的是,在皮革上髹漆也同样在战国墓中可以找到先例,如1952年存长沙五里牌遗址出土的战  相似文献   
52.
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地面文物甲天下,这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那些寺院、壁画、石窟矗立在那里,无言诉说着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这是山西在文化方面的硬实力,而在文化的软实力方面,山西依旧有不俗的表现,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丰富。这一硬一软,构成了山西丰富而又多彩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3.
《收藏》2009,(1):128-129
泥金彩漆木胎漆器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河姆渡出土的内红外黑的漆器木碗应是泥金彩漆木胎漆器最早的雏形。虽然几千年中没有关于它的确切的文字记载,但在历史长河中,宁波的漆器工艺不但代代相传,而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54.
分析中国漆艺发展的历程,探讨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并对各个地域的漆器及漆画的技法进行全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55.
记者: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史由此可谓一部漆艺发展史。请您谈谈漆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乔十光: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是距今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朱漆木碗。根据大漆一般先有黑色后有红色的规律推断,先民对漆的使用要远远早于这个年代。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一次高峰。那时,漆器在人  相似文献   
56.
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由为满足人的实用性需求的工艺美术领域走向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纯绘画艺术殿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人制作漆器的历史久远,而以独立画面出现的漆画始创于20世纪30、40年代,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21世纪.通过对现代漆画历史演进的归纳与分析,探讨现代漆画独立的自主性概念,思考现代漆画创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中国漆艺有着近70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日渐衰微之时,漆器更是异军突起,走向空前的繁荣.其中尤以战国时期的楚国最为发达.到秦汉时期更是漆艺的盛世.陈设在湖南省博物馆的朱地彩绘棺,便是西汉漆器中的精品.其绘画内容非常丰富,绘画技巧极其高超,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58.
《新高考》2009,(7)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在汉代,漆器被作为日用器具,日渐普遍。唐代的漆器实物制作也有明显的发展。宋、元、明朝之后,漆器的制作有20多种。漆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抛光到可与瓷器媲美。漆层在潮湿条件下干燥,固化后非常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中国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59.
《收藏》2015,(7):184
新年鼎力之作纯雕漆帽筒:"君子之交""荷香清溢""福寿康宁",每种图案限量供应19对。售价36800元/对。帽筒,俗称"官帽筒",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原型是量米的米升,后来演变为置放帽子的工具,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寓意官帽加身,有升官发财之意。雕漆帽筒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生产周期长,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几十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  相似文献   
60.
武贞 《收藏界》2015,(3):116-122
河北博物院(图1)坐落于石家庄市中心地段、文化广场南侧,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1953年在保定筹建的河北省博物馆,1982年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86年与河北省展览馆合并,并于1987年10月正式开馆。2006年9月河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在老馆南侧奠基动工,2013年6月新馆部分展览对外免费开放。2014年6月9日,河北省博物馆升建河北博物院,并面向社会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