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继承战国和秦代装饰纹样的基础上,汉代的漆器形成了自己大气磅礴、浪漫的独特风格,图案丰富、线条灵动、造型简约,汉代漆器的艺术成就和装饰技法的水准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辉煌地位,令后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62.
火车总给人一种流浪的感觉,路过一个个不知名的小站,窗外飞逝而过的是一处处未知的风景。在昏暗的车厢里,闭上眼,再睁开,看到的便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这里没有光洁的柏油马路和林立的高楼,目之所及满是黄土与沧桑,仿佛一觉醒来,便时光倒转,穿越到了明清年间。难怪人说,地下的文物看陕西,地上的文明看山西。  相似文献   
63.
荆楚漆器是楚人在造物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是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应用工艺与审美趣味的完美结合。其非同凡响的外在形式就是其审美特征的直观反映———"道通为一"的制器理念和审美取向,根植于巫鬼文化的审美来源,形式的"阴柔"和内容的"飞扬"为特征的审美构成。  相似文献   
64.
清代,宫廷御用上品需求量大,除地方官吏进贡以外,更多的是内廷制作,造办处专责制作或修缮帝后及宫廷需用的各项器物.造办处生产的漆器还远远满足不了皇家的需要,于是内务府行文给各地官府,其中以苏州织造成做的最多.乾隆时期宫廷漆器制作的管理制度严谨,由于造办处匠役与地方艺人的辛勤劳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兼具艺术与管理才能,才使得乾隆时期的漆器艺术创作,乃至清代宫廷艺术创作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5.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以天然生漆为原料,胎体不拘,做工讲究,是我国最早的漆艺产地之一。成都漆艺用漆非常考究,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是成都地区历代习俗的重要见证者,它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以精美华丽、富贵典雅、光泽细润、典雅绚丽而四方扬名。  相似文献   
66.
茹果 《世界发明》2010,(6):76-77
漆器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在汉代,漆器被作为日用器具,日渐普遍。唐代的漆器实物制作也有明显的发展。宋、元、明朝之后,漆器的制作有20多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漆器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7.
汉代漆器纹样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民族特征。利用产品语义学,对汉代漆器表面纹样进行解析和再设计,总结纹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利用传播学理论寻找漆器纹样语义在现代的表达途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漆器纹样元素的提取和再设计,并将图案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实现汉代漆器纹样语义的有效传播,为传统符号元素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8.
茹果 《世界发明》2009,(7):76-77
殷秀云1947年生于北京,至今从事雕漆创作40多年,现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传承、保护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赴港精品设计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等。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殷秀云“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9.
路亚北 《收藏》2017,(9):149-151
从部族的祭器、贵族的专用品到文人雅士的玩赏之物,再到平民百姓的日用杂物,漆器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漆、发明漆器、创造漆艺术,并使之传延到全世界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记载漆器的文献为《韩非子·十过》。  相似文献   
70.
闲人 《收藏》2008,(11):137-137
拙文《明宣德铜胎珐琅彩漆器》一文刊《收藏》2007年7期。由于文章写于一年半之前,研究得不够深入,现作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