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12-12
张宗海:重庆市委宣传部长贪污落马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宗海7月1日被中共中央免去其市委常委、委员职务,这是这位副省级高官6月因涉嫌贪污被“双规”后,案情的最新进展,张宗海是近年重庆涉及经济犯罪被“双规”的最高级别官员。张宗海2002年5月从黔江区委书记升任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央纪委张宗海案调查组透露,张宗海的主要问题是受贿300万元人民币和生活腐化。此前有报道称,他多次与前属下——因经济问题也被“双规”的前重庆市广电局长张小川一起挪用2亿多元公款到澳门赌钱。中央纪委调查组表示,目前尚未发觉到张宗海有去澳门豪…  相似文献   
22.
林森 《百科知识》2014,(1):15-18
正1978年7月26日,世界上首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诞生。35年过去了,布朗已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尽管试管婴儿技术从诞生到现在都饱受争议,而且并没有因为"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平息,但是这项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仍然被视为是巨大的。试管婴儿已有500万之多一项技术如果没有人们的需要和社会的支持是得不到发展的。如今,试管婴儿的数量之  相似文献   
23.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山区靶场上。突然,大地传来了轰隆隆的声响,发动机的轰鸣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一架军用飞机滑过4572米的水泥跑道,升向蓝蓝的天空,美国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相似文献   
24.
《国际新闻界》2012,(2):121
(悉尼路透电)英国最畅销的《太阳报》的五名新闻工作者涉嫌向政府官员行贿被捕,报社陷入危机,但大老板默多克誓言,该报纸将照旧出版。被捕的《太阳报》新闻工作者包括副总编辑韦伯斯特、图片编辑爱德华兹、首席记者约翰.凯、首席海外通讯员帕克和记者斯特吉斯。另外,一名国防部人员、一名武装部队人员和一名警员也被捕。  相似文献   
25.
《科学生活》2010,(12):48-50
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表明,今年已84岁高龄的爱德华兹与他的同事们所研究和实施的试管婴儿技术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至今为止,世界上已有400万个试管婴儿问世,而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所生育的后代也顺利诞生而且已经健康地成长了近4年。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奖,证明辅助生殖技术经过30多年的实践考验,最终扫清了伦理障碍,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当初关于这项曾备受质疑的技术的争议,似乎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相似文献   
26.
爱德华兹成功之所在──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比赛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两破世界纪录,本文通过对他比赛过程及创造世界纪录一跳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认为他在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和重心平稳性及个人修养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X-47B无人机     
《课外阅读》2012,(19):68
X-47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需人工干预、完全由电脑操纵的"无尾翼、喷气式无人驾驶飞机",也是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轰炸机。X-47B于2011年2月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飞成功。飞行测试共持续了29分  相似文献   
28.
一些司法专家指出,要判爱德华兹,证据确实不够硬。但是,起诉他还是对的。这至少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29.
《课外阅读》2009,(21):I0001-I0001
2009年9月2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搭载着“发现”号航天飞机的747改装大型客机从当地起飞。美国宇航局希望“发现”号能在21日抵达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30.
刘石磊 《今日科苑》2012,(20):76-77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日本科学家。至此,2010年诺贝尔三项自然科学奖项已颁发完毕。今天,我们抛开自然科学研究的晦涩艰深,来看看这些大奖背后有哪些有趣的"小事"。大奖项小错误严谨的科学家也会犯"小错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分享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公报发出后不久,曼彻斯特大学新闻官苏珊娜·罗斯就向媒体透露,公报中显示安德烈·海姆是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