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240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2684篇
教育   171867篇
科学研究   60511篇
各国文化   445篇
体育   6238篇
综合类   6888篇
文化理论   4606篇
信息传播   69488篇
  2024年   704篇
  2023年   2802篇
  2022年   1778篇
  2021年   3034篇
  2020年   3862篇
  2019年   4069篇
  2018年   2143篇
  2017年   4074篇
  2016年   5053篇
  2015年   9535篇
  2014年   22218篇
  2013年   19820篇
  2012年   23188篇
  2011年   24387篇
  2010年   21739篇
  2009年   21822篇
  2008年   23883篇
  2007年   20336篇
  2006年   17009篇
  2005年   16684篇
  2004年   16462篇
  2003年   14735篇
  2002年   11120篇
  2001年   8693篇
  2000年   6585篇
  1999年   2696篇
  1998年   2018篇
  1997年   2130篇
  1996年   1848篇
  1995年   1482篇
  1994年   904篇
  1993年   744篇
  1992年   647篇
  1991年   605篇
  1990年   525篇
  1989年   56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问题的分析,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育模式具体优化策略以及人才综合能力培育模式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此来在理论研究领域为高职专业物流人才的培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习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管理的科学、合理、全面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进行学生实习管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用印管理因过程无法有效管控,导致存在管理风险,且易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用印效率有待提升。方案结合高校用印审批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用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的规范化程度及用印效率,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校由于高度信息化,信息量相当大,现代通信软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师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特别在像义乌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尤为凸显,同时还给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新。在数字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今天,物流模式潜移默化地顺应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早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让数字经济服务于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如何通过互联网来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阅读离不开思维活动,缺失了思维的阅读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和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并通过问题探究、对话交流、拓展阅读等形式,让学生的思维之弦流泻出美妙的情感音符。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对学生开展翻译教学。在这种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导致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新时代的来临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化朝鲜语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探析,期望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我国的相关教育工作更加意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环境造就了人才,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心情更加舒畅,同时还可以使得其学习的效率得到更大地提升。然而在进行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单靠家庭是不够的,家庭只能让学生在家里的时候更加舒适,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应该将家庭与社会进行联合,营造更加好的社会环境。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活环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