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574篇
科学研究   208篇
各国文化   85篇
体育   238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4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当前预习被多数师生认为可有可无,主要是因为对预习要求不明确,对预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导致学生对预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积极性,缺乏预习的动力。学生的预习多数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产生了学生为完成学案去找答案假预习和预习不扎实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根据学段、学科和课时教学内容特点,在3至6年级,施行学科预习模式。以模式代替学案,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预习模式力求简要、基础,便于学生照章预习,简单简便,  相似文献   
62.
《集韵》是一部官修的重要辞书,在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收字务从该广,书中收录了大量形音义有问题的字。本文在对传世字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集韵》中的15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63.
付绍清 《学语文》2021,(1):50-52
高考小说复习是一块“硬骨头”,要“啃”出质量,就要找对门路、练好“记、读、用、答”四字经。从“记什么”“怎么记”这两个维度记住“两个点”,练好“记”字经;从细读文本和辨明题干着力读破“两重门”,练好“读”字经;通过解密高考题、巧用练习题活用“两道题”,练好“用”字经;依照明要求、循规律、答规范的要求奏好“三部曲”,练好“答”字经。这样就能达到复习高效、能力提高和素养高升之功效。  相似文献   
64.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相似文献   
65.
66.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67.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在世界的万花园中也散发着独特芳香,彰显着中国元素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唤起学生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不容乐观,原因诸多,其中有一点,就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古代文化常识的魅力呢?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相似文献   
68.
基于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转喻机制的相关理论,结合认知翻译观,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文为语料库,分析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英译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过程涉及以下三种认知手段:1.尊重政治报告文本的文体特征,合理发挥创造性思维;2.结合译入语语言机制,注重贴近受众原型思维;3.分析中英社会文化背景,积极运用隐喻、转喻思维。  相似文献   
69.
正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学执教者,我们应当积极倡导课堂教学形象化语言的应用,从而实现学科内涵从具体感知到抽象认识的提升,启发学生观之入眼、铭记于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领悟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律。多媒体影像技术便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逻辑关系建立和人机交互作用很好的技术与资源,在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中有着颇高的整统与应用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0.
风雨     
正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