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6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11701篇
科学研究   1670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1031篇
综合类   575篇
文化理论   705篇
信息传播   39754篇
  2024年   326篇
  2023年   1341篇
  2022年   988篇
  2021年   1517篇
  2020年   1520篇
  2019年   1395篇
  2018年   719篇
  2017年   1156篇
  2016年   1521篇
  2015年   2472篇
  2014年   4453篇
  2013年   3303篇
  2012年   4982篇
  2011年   4672篇
  2010年   3938篇
  2009年   3923篇
  2008年   4943篇
  2007年   3168篇
  2006年   2603篇
  2005年   2157篇
  2004年   1311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行风热线》节目是河源市党政权力部门和广播媒体共同构建的一个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它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负责人走进电台直播室,直接与人民群众对话,倾听意见建议和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992.
《新闻前哨》2006,(5):41-41
权威研究机构美国加特纳公司发表报告称,网络电视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媒体之一。该报告预计,2006年底,西欧的网络电视订户将达到330万人,到2010年,则将增至1670万人。在未来5年,这一新兴媒体将与电话运营商和电视媒体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993.
现代社会的明显标志是有质量的信息引导观念和行为。因而,各种信息的相互交流需求量剧增,频率加速,延伸并互动,尤其是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丰厚的新闻资源,形成密集型信息,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通过各种手段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各路媒体极力彰显个性化风格,形成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和互动的信息网络。分析研究其中各自的优势、规律、利弊,有助于掌握对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布局、时机节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刘晓程 《新闻前哨》2006,(10):102-102
刘晓程在今年第17期《青年记》发表章说,在刚刚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年会上,杜邦公司一位先生发言说,在2004年7月到8月,媒体关于该公司的报道有8000多篇,而真正采访过的媒体不到100家。多数报道是靠“扒”别人的东西,然后添枝加叶或稍作评论,堂而皇之成了“自己的报道”。  相似文献   
995.
《新闻前哨》2006,(11):61-61
摩洛哥两名黑客因制造电脑病毒Zotop并利用这种病毒攻击《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ABC)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大型媒体网站,12日被摩洛哥萨累地方法院分别判处两年和一年徒刑。  相似文献   
996.
《青年记者》2006,(12):8-8
调查性报道在21世纪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较名的案例包括“南丹矿井透水事件”、“黑哨事件”等。在报道形式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将调查性报道视为“重拳”。但是,像舆论监督在中国艰辛而困难的历程一样,从中国的新闻记开始尝试着进行调查性报道的那一天起,就充满着苦涩和风险。  相似文献   
99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06,(18):2-3
观点白岩松向荧屏“开火”:太多阿谀逢迎白岩松在2006中国主持人电视论坛上,对荧屏目前的娱乐化泛滥倾向给予了尖锐批评:“我们当初是带着改变世界的态度来的,而现在的情况是,世界改变着我们。充满了阿谀逢迎,实在乏善可陈。”新政国家工商总局:严查企业借领导人照片做广告国家  相似文献   
998.
《青年记者》2006,(19):77-77
从虐猫事件探析我国网络公共新闻的发展;从中西方医疗广告管理制度看媒体自律;综合频道在频道专业化浪潮中的缺失——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为例;读图时代新闻摄影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编按]  相似文献   
999.
戚晓通 《青年记者》2006,(20):72-72
电视媒体的商业化生存中,收视率的竞争“晴雨表”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在收视率语境下,理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实现二的双赢而非“零和”。绿色收视率作为解决之道由此提出。一是提高品位,拒绝媚俗,绿色收视率就是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要杜绝媚俗和迎合,坚守品位,抵制低俗,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增长;二是数据准确、公正、不掺假,绿色收视率需要提高数据的“绿色程度”和“准确可信”的程度:三是数据的使用科学、合理、有度,电视从业人员和广告主、广告商对收视率的“绿色”使用可以作为理解绿色收视率的第三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00.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6,(24):2-3
中国服饰报社副总编贪污百万广告费获刑 法院向主管单位发司法建议函;东森电视台直播“神六”返航荣获亚洲电视大奖;英电视节目迎合观众低级趣味遭批评;美联社陷新闻造假风波 美国主流媒体加入批判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