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4641篇
科学研究   118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164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237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7):27-27
剩余浮力物理学概念中子虚乌有的东西,钓鱼人却信了,所谓信则有之。在还没有人开讲《钓鱼物理学》之前“,剩余浮力”还会继续“妖言惑众”,因为到目前为止它的支持率居高不下。浮标的标示杆还没有沉水中,怎么会产生浮力?既然不产生浮力,剩余又从何从谈起?不过到现实中看一看,还真怪了,挑选浮标第一看造型、问材质,比较后认定“这支浮标的浮力大”;第二掂重量、看标尖,结论是轻的,空心的浮力大;第三查外观、看涂装,外皮薄而韧,不渗水的,浮力变化小。如果时空倒转,阿基米德复活了,也好上了钓鱼并用物理学的眼光去选择浮标,或许就用不着我们来…  相似文献   
32.
碰撞     
朱军 《上海集邮》2006,(11):F0003-F0003
碰撞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运动的物体在极短时间内接触,而使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在物理学上,可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而以碰撞的位置区分,又有正撞与斜撞之别。  相似文献   
33.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3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与推送效率,丰富了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学术信息在学术生态中呈跨平台传播态势,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平台和期刊官方网站是重要的学术信息推广媒介。[方法/过程]以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统计C刊微信公众号开设情况,分析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和同期CNKI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有待提升,运营数据显著影响CNKI平台论文下载量。提出C刊公众号运营应进行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在社交网络中,以用户群体作为服务对象来进行个性化推荐服务,能有效提升推荐效率。已有的研究在进行群推荐时大多仅考虑用户群体的整体兴趣,忽视了群体中用户间的相互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力传播的社交网络群推荐方法,综合考虑用户自身兴趣与其受核心用户影响而产生的兴趣来进行社交网络群推荐服务。以微博“超话”上的数据为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从研究结果来看,加入对影响力传播的考量能显著提升群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自我呈现作为一种交往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的社会互动行为之中。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舞台”“表演”的隐喻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了自我呈现的拟剧论(Dramaturgy),从而被后起的相关研究奉为圭皋。而进入数字时代以后,社交媒体中的云端交往使人们的自我呈现不再囿于面对面的在场情境,戈夫曼所言“前台”“后台”“印象管理”“舞台设置”等概念也在新的社交语境中呈现出新的姿态。在这一系列新变中,被戈夫曼在自我呈现研究中有意回避的“自我”构建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40.
信息流广告是近年来移动广告市场崛起的新势力,国内信息流广告自微信朋友圈引入以来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用户对广告的点赞和评论也生发出一种新的社交景观。本文基于媒介可供性视角,以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近几年话题热度较高的信息流广告案例中的评论,从传情、致意、协调、连接的角度,探析其在技术支持下社交可供性实现的可能性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