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4635篇
科学研究   118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162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237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82.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地说是从传统阅读向社会化阅读的一种发展延伸,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的阅读体验逐渐转变成更加社交化,强调分享互动参与式的社会化阅读。作为一种依附于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阅读形态,在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搜索后发现学界对人们使用微信、微博平台进行社会化阅读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京沪在读大学生在使用微博微信进行社会化阅读时,他们行为、动机以及满意度之间的差异。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京沪高校中获取了730份有效问卷,对他们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京沪在读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化阅读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微信;2使用微信进行社会化阅读能更好地满足大学们的动机;3京沪在读大学生们对微信阅读的满意度大于微博阅读。其中的差异都有其合理性且都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相似文献   
83.
作为当下最火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拥有近七亿的用户,伴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升级转型,微信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接点,可以说微信扮演的角色已经从社交软件转型成为生活工具。在麦克卢汉的笔下,相比于传播的内容,媒介才是影响和改造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延伸了人的感官,微信也正因如此,才得以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84.
杨艺明 《今传媒》2020,28(5):107-110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网络社群提供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结社平台,人们分享信息、发表意见的行为打破了单一的传播格局,在一些事件和议题上形成合力同国家权力展开激烈的博弈,对政治文化产生异化。本文在对网络社群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网络社群的演变发展、网络社群对文化政治的异化以及对网络社群的治理等进行评述。目前对网络社群分类、运作模式和治理策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网络社群心理尚未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5.
86.
87.
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交媒体的内涵及特征,然后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智能化时代社交媒体对本科生价值观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智能化时代社交媒体对本科生价值观影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8.
89.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应培养学生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与人友好相处;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但由于生理缺陷,盲童往往局限在家庭、学校或更小的圈子里.社会交往少,与同龄人游戏的场所和机会少,社区辅助等相对薄弱,限制了盲童的社会化发展.因此,本文从学校培养的角度谈谈如何引导盲童和谐地社交,以提高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结合授课实际情况和根据对各医药学院的调查以及查阅文献,分析当前医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医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方法、考试方式以及师资力量和资源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使其走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路线和提高医学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