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艳 《中国教师》2013,(Z1):29-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彰显出中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意义]技术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分析技术融合对于企业洞察技术机会和规划研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专利共类信息,从整体和局部视角出发构建技术融合的分析框架。整体层面对技术融合形成的网络进行网络指标分析。局部层面对筛选出的关键技术进行节点和链路分析,其中节点分析包括关联度、均匀性和吸引力分析,链路分析包括凝聚子群、紧密度和差异性分析。最后以老年福祉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所提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把握整体技术融合发展态势和研发热点,能够有效识别核心技术节点和链路。  相似文献   
2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以拓宽他们的学习领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发展其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实验室"建设》课题组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25.
《大学生》2014,(18):75-75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本次问答内容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1.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____,不要____,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____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____、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相似文献   
26.
张彬  顾达  徐昊 《信息系统工程》2014,(11):108-111
本文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程度和国民福祉水平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并求出2006-2012年的指标值,将两个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信息化程度和国民福祉水平呈正相关、并且我国不同地区的相关性有所不同的结论,最后提出信息化建设资源分配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意义] 研究英格兰公共图书馆痴呆症群体服务,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分析英格兰公共图书馆开展痴呆症群体服务的社会背景,选取17个行政区域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站调查、邮件咨询等方法对图书馆痴呆症群体服务现状进行调研。[结果/结论] 图书馆服务资源有服务环境与设施、文献资源、服务人员,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读者活动与宣传推广。服务特点包括:嵌入地区协作网络以及发挥图书馆优势、制定行动计划并将痴呆症群体健康福祉融入图书馆战略、吸收志愿者并为多数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为痴呆症群体及其护理者与亲友提供服务、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及在特殊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
申津羽  韩笑  侯一蕾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4,36(10):2174-2182
提高农户主观福祉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州7个县(市、区)的356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农户主观福祉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财富水平、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主观福祉。其中,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资源收入、政策满意度、邻居社会关系均对农户主观福祉积极影响最为显著;林地面积、家庭人口、家距城镇距离等因素对农户主观福祉有消极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农户对资源就业供给功能、教育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满意度对农户主观福祉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等建议提高农户主观福祉。  相似文献   
29.
全面停伐背景下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背景下,准确掌握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全面停伐后的配套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次利用覆盖东北五大森工集团的1004个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改革监测跟踪调查数据,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福祉要素,构建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多项有序Logit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龙江森工、内蒙古森工和长白山森工全面停伐与国有林区改革效果良好,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和吉林森工滞后;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但医疗条件改善缓慢,收入与就业有待提升。② 82.77%国有林区职工生活满意度处于一般满意水平以上,但低于中国农民主观福祉和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③ 身体状况、附属医院、家庭总支出、住房满意度、物价水平满意度、行政服务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和双重就业满意度对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有正向影响。④尽管山上林场和山下社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因素不同,但家庭总支出、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双重就业与收入满意度是提升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0.
《软科学》2018,(3)
通过对京津冀老年福祉技术需求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运用R语言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日常生活、社会参与、健康与安全三个方面出发把握技术需求特征,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京津冀福祉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