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84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判文起源于先秦,在唐代盛行,并出现了与小说融合的趋势。在唐以后,判文与小说不断融合,形成了古代小说重要流派——公案小说。判文与小说的融合存在着必然性,从内部原因来看,判文和小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从外部原因来看,唐代科举选士制度对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判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判文以不同的姿态融入小说,促进了小说文体的成熟。判文和小说融合初期,有以判文为主导来结构小说的过渡形式;融合的成熟阶段,产生了判案为故事情节的公案小说;在其它类型的小说中,判文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2.
1905年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清末最重要的体制变动之一,地方督抚势力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废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要地论述地方督抚势力改革科举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53.
蘇聯學校負有形成學生科學共產主義世界觀基礎的使命。世界觀是關於自然界、社會與人類思維諸現象的觀點、概念和觀念底體系。辯證唯物主義是現代最進步的階級——工人階級底世界觀,是現代最先進的社會——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世界觀,它是建築在嚴格的科學基礎之上的。它是與任何迷信,任何玄學不相容的。蘇維埃國家和共產黨在我國進行着巨大的傳播科學的馬列主義世界觀基礎的工作。在學校內形成共產主義世界觀底基礎乃是具有决定意義的敎育任務之一,  相似文献   
54.
蘇聯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指導組,是由某種學科的教師們所組成的教學組織。物理教師們組成物理學教學研究指導組;數學教師們組成數學教學研究指導組;材料力學教師們組成材料力學教學研究指導組;蘇聯歷史教師們組成蘇聯歷史學教學研究指導組等等。某一學科教學研究指導組的成立,比如說物理學,以在該高等學校裏有三個以上的物理教師爲條件。假如該校只有兩個物理教師,即不能組成物理學教學研究指導組,但物理教師可以與數學教師合併,組成一個共同教學研究指導組。這就叫作數理教學研究指導組。  相似文献   
55.
第一條 爲適應國家建設的急需,根據高等學校暫行規程第三條的規定,設立專科學校,以理論輿實際一致的教育方法,培養能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的成就,全心全意爲新民主主義建設服務的專門技術人才。第二條 專科學校的具體任務如下: (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進行革命的政治及思想教育,肅清封建的、質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方法,發揚爲人民服務的思想; (二)適應國家建設的急需,通行教學工作,培養通曉基本理論並能實際還用的專門技術人才,如工業技師、農業技師、教師、醫師、藥劑師、財政經濟幹部、文藝工作人民等;  相似文献   
56.
吕祖谦是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明理躬行、存养本心,以儒为本、经史兼重,重视科举、提倡古文等方面。吕祖谦的教育实践在中国学术史、书院史、科举史、文学史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虽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后,以经、史、子、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科举教育倍受诟病。但是,当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一分为二地重新审视科举教育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教育体系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本文从辛亥革命时期滇云人才的成长背景入手,辨析了科举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格物致知传统和经世致用理念与兴滇群英集中涌现的内在关系,提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8.
唐代选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影响之荦荦大。历来研究多重于官的选拔制度,而轻于武官入仕途径的研究。本对唐代武官入仕途径做了深入的探索,揭示了唐代武官入仕途径的概貌和趋势,阐述了具体时间的不同,“上之好恶、有司选士之法、因时增损”之不同,仕途相互间的主次有所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内外因素。认为片面地理解唐代“武不殊途”是不能揭示唐代选举制度全貌的。  相似文献   
59.
侯强 《历史档案》2007,1(3):99-104
清末,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带来社会对大批新式人才的急需,尤其是法律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1905年清廷又诏废科举,改兴学校,断绝了以功名为进身之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0.
王式是唐晚期一代名将,因平浙东裘甫起义以及徐州银刀兵乱而名声大噪。本文对他的家世以及其事迹来考证,对于我们了解王武生平以及认识唐中晚期的社会状况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