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19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986篇
教育   102683篇
科学研究   12206篇
各国文化   162篇
体育   2178篇
综合类   2792篇
文化理论   508篇
信息传播   12735篇
  2024年   516篇
  2023年   1715篇
  2022年   967篇
  2021年   1829篇
  2020年   1992篇
  2019年   2252篇
  2018年   1136篇
  2017年   1967篇
  2016年   2861篇
  2015年   4167篇
  2014年   10449篇
  2013年   8875篇
  2012年   10024篇
  2011年   11906篇
  2010年   10140篇
  2009年   9850篇
  2008年   11100篇
  2007年   8081篇
  2006年   6427篇
  2005年   5976篇
  2004年   5380篇
  2003年   4253篇
  2002年   3125篇
  2001年   2670篇
  2000年   2595篇
  1999年   692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162.
吕向阳 《江苏高教》2000,(6):99-10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翼。只有使科学、人文达到沟通、整合 ,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引导 ,使理性与情感、意志交融 ,才能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科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经验性、知识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上 ,而应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形成 ,致力于批判谬说、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这两种教育的渗透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去代替另一种 ,也不是用一种去统率另一种 ,而是使人类在变革自然的科学活动中 ,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一、文理渗透是时代的客观…  相似文献   
163.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探讨体育科学的功能不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功能指向对象的不同,把体育科学功能分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和带动功能;对体育科学自身的调节和改造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体育科学功能释放的原因及其排忧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便全面认识体育科学的功能,促进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改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4.
165.
冬泳是一种强烈的冷水锻炼法。冬泳后会使人们感到轻松、舒畅、愉快、精力充沛,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冬泳后也大多会好转。因此,近几年来,冬泳运动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仅中老年人参加冬泳的人数增多,而且不少妇女、儿童少年也参加到这项运动中来了。但冬泳必须遵守科学的锻炼原则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否则适得其反。下面介绍一下冬泳应如何进行冬泳锻炼和须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6.
167.
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写作课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法陈旧单一、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应用丈写作等问题.教学改革应从重视写作教学、多元化教学、培养实用英语写作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168.
169.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们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朵奇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手段,是具有不同规律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融合的。经过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又逐渐走向融合。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李政道博士一直有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70.
应用写作课是当今高等职院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一些高等职院中忽视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没有给应用写作课以合理定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扭曲,应用写作课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