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93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1859篇
教育   25178篇
科学研究   27126篇
各国文化   105篇
体育   1782篇
综合类   912篇
文化理论   253篇
信息传播   27959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213篇
  2022年   985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056篇
  2019年   1061篇
  2018年   768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1388篇
  2015年   2089篇
  2014年   5367篇
  2013年   4385篇
  2012年   5573篇
  2011年   6086篇
  2010年   5061篇
  2009年   5280篇
  2008年   5631篇
  2007年   4415篇
  2006年   3973篇
  2005年   3757篇
  2004年   3648篇
  2003年   3502篇
  2002年   3018篇
  2001年   2744篇
  2000年   2618篇
  1999年   1233篇
  1998年   880篇
  1997年   930篇
  1996年   864篇
  1995年   838篇
  1994年   520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建声像档案是科技档案体系中的新型载体档案,是城建档案中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本文针对远城区城建声像档案拍摄工作特点对其拍摄的具体内容、拍摄要点及整理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远城区声像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2.
何谓“非接触科技“?它是一种利用各种非接触技术、通过各种非接触平台而达到人和人、人和物之间不通过“接触”就可以实现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目的的科学技术。事实上,非接触科技包含了非  相似文献   
73.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说明的阅读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近几年,高考语试卷大多有这类章的测试题目,其意义颇为深远。据分析,这类试题的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意的选项。而  相似文献   
74.
记者:听说您几年前刚刚从其他领域转到教育装备领域,是什么事情改变了你? 胡志新:五年前,就在我准备扩大经营规模的时候,一位老师的日记令我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75.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而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冲击最大.文章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出发,着眼于整个世界农业产业系统,就我国农业产业系统在结构、效益、运行机制、加入WTO后的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6.
《钓鱼》2004,(6):41-41
2004年2月8日至11日,北京三友创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三元钓饵“参加了怀柔春季钓具展销会,并借用多种手段成功地对公司形象进行了充分展示。展会期间推出的“荒王二代”“拉丝五号”“一品福寿”等五种新产品和重点推荐的畅销产品“生态鲤”“小料台”“八方鲫”“独步”等都得到了广泛的追捧。  相似文献   
77.
龙江 《体育科技》2004,25(4):97-98
在对关键词进行一般描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科技论文关键词标引的意义,分析目前科技论文关键词标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曹巍 《现代出版》2004,(4):20-20
1994年3月到2004年12月,《大学出版》走过了十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口号.最近提出"数字奥运",它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现就北京数字奥运对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作一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80.
姜辉 《记者摇篮》2004,(5):63-63
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下面提供的高质量稿件实在是太少了,有些稿件就是“表扬稿”和“流水账”,看到这样的稿子很难找到兴奋点。这是目前编辑们普遍遇到的难题。诚然,眼下编辑们拿到的稿子“精品”确实不多,一来是基层报道员素质参差不齐,反映在稿件上就是佳作的短缺;二来是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快速要求,使用者们顾不上精耕细作就仓促出手,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那么,作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们来说,如何将手上的“粗粮”打磨成“细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