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4篇
教育   515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268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影视文化是指影视艺术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即时性、普及性和直观性。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期间,全国人民共同战"疫"。各大媒体用影视文化力量为抗击疫情作出声援,而主流媒体大部分以照片、短视频和采访为主,《冬去春归》作为一部完整直面疫情的纪录片,让世界各地的同胞看到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的付出。这类影视文化肩负着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传播,也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当代审美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2.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走过了近百年的时光,从过去的就事论事的阐释型过渡到抚今追昔、咏史言志的反射型,这是主题的根本改变,而其中的创作手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文关怀、现实切口、平民化视角、情景再现等等,让历史题材纪录片放射出别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3.
"后舌尖"时代,美食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各大视频媒体平台为了提高独特性和竞争力,不遗余力转变营销思路,将美食纪录片领域不断细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潜移默化改变年轻受众对于纪录片的认识,因此,"后舌尖"时代,纪录片真实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4.
杜丹心 《东南传播》2020,(5):110-111
解说词配音是电视人物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电视人物纪录片《锡兰公主》为例,试析解说词配音中情感表达的作用,探寻情感表达与纪录片主旨如何达到"情"投"意"合的和谐融合效果以及提升解说词配音情感表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5.
116.
王路瑶  孟旭舒 《今传媒》2020,29(3):121-124
留守儿童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初三》)是由独立纪录片人蒋能杰拍摄制作的,三部纪录片通过对留守儿童生活真实的记录,客观的呈现,共同展现出当下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揭露现实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传递人文关怀,彰显人间大爱;展现农村新面貌,构建和谐新社会。  相似文献   
117.
118.
方志作为传承文明的一种有效载体,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是一种先进的特色文化。我们在方志影像化创作工作的不断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渗透和弘扬方志文化的重要性,这也将是我国文化建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我们要立足于方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优秀的表达经验,丰富方志文化创新发展理论。本文以《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为例,对纪录片方志文化的创新表达展开深入论述,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119.
吴琼 《东南传播》2020,(12):101-103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通过纪实影像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承担着弘扬国家意识形态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其创作发展轨迹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旋律传播需要面对受众年轻化、时间碎片化问题,尤其是在公众社交平台上,个性化内容使信息"千人千面",主旋律要想"突围",更需要把握公众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习惯。短视频化的传播形态成为当下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全新表达形式,为我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传播形式出发,以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短视频化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变迁。  相似文献   
120.
冷冶夫  刘新传 《传媒》2007,(11):65-66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仍有不少作品在国际上捧回大奖,但大众收看纪录片已经转入低谷.怎样走出低谷,发挥纪录片本真的潜质,摆在了所有纪录片人的面前.纪录片商业化制作将是一条出路,也将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