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通过电视媒体所传递的信息通常能够引起观众的交流,这些交流又可能增强观众对节目和电视媒体的关注度。本文以《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为例,探讨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作用,并对将来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92.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作为实施本科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批优秀的综艺节目涌现在电视荧屏和网络视频中,并以其独特新颖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文章通过梳理典型的综艺节目,探讨流行综艺类节目可用于本科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旨在为改进本科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吴楠 《现代企业文化》2014,(12):127-127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进入了一个被娱乐主宰的时代,电视的娱乐功能渐渐被强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节目形式类似,内容大多围绕相亲、综艺、八卦等大众话题,在一派或热闹纷呈,或紧张刺激的炫目形式下,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的日趋雷同化,更有“娱乐至死”的狂欢之态。许多人不禁要问,这是对精神崇高性的淡化吗?在新鲜刺激、消遣休闲式的感官满足之后,电视媒体到底还能给观众些什么?  相似文献   
94.
周云龙 《传媒》2011,(8):53
偶尔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目的地多半是国内各地的电视台,看节目、聊改版、谈创新,其中听到同行最多的一句感言是:节目的问题,未必是人的问题,是机制的问题。毋庸置疑,好的机制,会让组织充满活力,让个体饱含激情,而不好的机制呢?可能催生偷懒,可能制  相似文献   
95.
杨璐  李睿 《声屏世界》2008,(5):38-39
儿童作为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电视综艺节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最初的“综艺晚会型”节目中,便能经常见到儿童的身影。然而,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儿童开始有意无意地被作为一种差异化的诉求点,为节目设计者所运用;另一方面,由于少儿节目和少儿频道的发展,少儿节目工作者也纷纷将综艺节目作为吸引收视率的法宝,与儿童群体进行融合。在这两种实践中,儿童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角色、功能不断变化,而由此产生的问题和影响也逐步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6.
名人显形图     
  相似文献   
97.
她是湖南的辣妹子,她是2002年的星姐,是光线传媒的当家花旦,是许多热门综艺节目的主持入,她是《男人装》上的性感尤物,摄影师镜失下的封面女郎,她更是那位勇敢向梁朝伟索要拥抱,却不忘赞美刘嘉玲的智慧主播。关于柳岩成名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98.
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主要延循了三重向度。场景革新层面,网综节目立足新型传受关系和传播手段重构了节目传播仪式;叙事策略上,节目在新审美趣味基础上打造了时尚叙事机制,具体表现为以娱乐化为基本诉求的"大叙事"和基于节目规则和叙述方式而实现的"小叙事";文化融合方面,从节目创作与传受实践出发,实现多类型文化的共融互促将是网综节目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9.
王永连 《视听界》2011,(1):19-21
一直以来,省级卫视平台以播电视剧为主,如果说综艺节目是卫视频道晚间黄金时段尤其是周末晚间的非常规武器,电视剧则是保障全天80%时段收视的常规武器。过去几年,省级卫视的收视竞争可以说就是电视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省级卫视加强首播剧、独播剧的购买、推广、制作,  相似文献   
100.
张红军  王瑞 《视听界》2011,(6):61-64
2010年可以被视作“电视相亲年”。但花无百日红,相亲节目在经历了收视的火热之后,慢慢进入了降温阶段。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接力,给观众带去全新的期待和不同的感受。“电视圆梦”节目现身荧屏2011年上半年,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种以帮助普通观众实现梦想为主旨的节目。4月2日,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名为《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的综艺节目,号称是中国第一档邀约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