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美籍华人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的母亲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送他外出读书。这一走,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了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萧乾的《枣核》写的是一个美籍华人朋友跟自己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借此表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文章中的枣核是一条贯穿全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它一线穿珠,使文章结构精巧,使得海外华人的思乡感情更见醇厚和凝重.然而教学参考书上却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资料显示小小枣核如何能承载起如此厚重的民族感情.这不由引起了我的沉思.  相似文献   
23.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透过杨振宁的科学道路和教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的物理教育家。杨振宁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24.
我是美籍华人后裔,今年16岁,现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中学读十年级。我们学校共有七个年级(高中四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550名学生,87名教职工。今年暑假,我应邀到中国河北省鹿泉市李村镇中学进行文化交流,期间有老师问及我所在学校有无校园软暴力的情况,也就是有没有发生过老师不尊重学生或同学欺负同学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给他...  相似文献   
25.
吴玲瑶当是美籍华人作家群里的一个"另类"。她相夫教子,在儿女上大学前,一直做着专职主妇这一毫无前途的"职业"。她零敲碎打,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碎料,几十年孜孜不倦,身边琐事、久远的故土记忆、中美文化撞击产生的一些小火花、生命中的小欢愉小烦恼都是她写作的素材。她的作品多是数百至千余字的豆腐块,遍地开花在各种报纸的副刊专栏,集腋成裘,竟出版了49部著作。吴玲瑶的作品经久不衰深受海内外华人的欢迎,新书常常高踞华文  相似文献   
26.
27.
2008年中国人再一次无缘诺贝尔奖,勉强值得自慰的是钱学森的堂侄美籍华人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自1901年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却没有一位是以中国国籍获得的。  相似文献   
28.
李库 《收藏》2007,(7):128-129
2006年初,美籍华人范世兴、邓芳夫妇在互联网上看到有几家美国古董店出售中国汉代文物,出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爱,他们及时与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取得联系。初步确认了文物的真伪与时代后,范世兴、邓芳夫妇立即对即将出售的31件典型文物进行订购,同时主动联络旅居国外的爱国侨胞黄翔华、刘苹、邓清、李涛、陈勇、蔡明奇、王雷、黄岚、  相似文献   
29.
周艳平 《考试周刊》2010,(30):83-83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看到这一评价,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失什么?  相似文献   
3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