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一生特别关注人性与文化这一主题,他在多部经典小说中通过塑造一大批人性扭曲、灵魂畸变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部地区社会制度转型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2.
从古至今,董永遇仙传说里的“仙”从“天之织女”变为“三仙女”之一再到“七仙女”之一,数量从一到三再到七。究其原因,或是受到中国古代数术思想、星宿文化以及不同时代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学特征的影响。七仙女群像的生成对董永遇仙故事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始衍生出其他六位仙女的传说故事,“七仙女”群像已经成为一种深切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民俗符号。  相似文献   
53.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曾风靡文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作品。她在小说中写了大量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母亲角色还是年轻女子,都构成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的女奴群像.她们有着女性的原罪意识。作者通过写这些女性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感,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4.
索菲亚·科波拉凭借电影《牡丹花下》(The Beguiled)在2018年的戛纳电影节摘得了最佳导演奖,但这部隐含着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却备受争议。导演在电影中着重表达女性与男性博弈过程中的软弱和迷茫,这也为女性主义者的思考与追寻提供了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55.
群像电影虽非电影文化范式的一种,但拥有着群体性和现实性的文化影响力。在国内,群像电影与主旋律基调脉脉相通,形塑“个体-家国”的共同体意识,与观众通过对话的形式产生双向交流与互动,建构“英雄-平民”的人物图谱,从民族理性和人文精神出发给予普通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由宏大叙事转为对人内在本性的挖掘。同时,随着媒介化时空的发展,群像电影持续发轫拓宽了类型范式,主流价值的引导和平民话语的回归为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开辟了叙事新路径。  相似文献   
56.
《洛阳伽蓝记》作为一部史学、文学、文化学名著,在庶民群像刻画上有着积极的文化意义:关注人的命运,表现元魏丰富的社会生活,展现元魏庶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7.
黄裳散文主体由书话、游记以及怀人(评人)之文组成,其散文写作有继承前人的方面,如对书跋写作方式的继承,对“苦茶庵法脉”与“杂文风”风格的继承..黄裳散文的价值在于为散文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将学术性写作转化为文艺性写作,具体体现在材料的转化上:学术材料转化为散文材料,将学术因子占据主位的书话转化为文化散文,史料掌故化、自然山水人文化以及人物群像化,这些均是是黄裳将“书”的资料转化为散文的主要方式,也是黄裳提供给散文文体新鲜的养料.  相似文献   
58.
陈焰 《新闻实践》2011,(5):55-56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媒体比任何时候,都特别需要考量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由角色定位带来的社会责任。从2009年初开始,绍兴晚报推出了"爱心绍兴"、"风尚绍兴"等主题宣传系列,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经营",这些系列报道不仅成为报纸上的"绿色森林",更成为城市文明创建,构建新颖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9.
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代表着时代主流的价值观念。本文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以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七年获奖人物的颁奖词为调查对象,对女性、老年人、残疾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群体分别加以探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职业群像的建构方式,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价值观对典型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60.
碟影     
《新体育》2012,(7):23-23
从《黄土地》到《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一贯“重男轻女”,直到《搜索》,他第一次将焦点对准女性,并且用高圆圆、姚晨、陈红、王珞丹、陈燃组成的女性群像构架起《搜索》的整个轮廓。在影片中,陈凯歌展示了年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五个女人,在面对逆境时如何“二次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