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01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1.
老子的管理思想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了老子的一些管理思想,并结合当前图书馆的现状,分析了老子的管理思想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图书馆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书预告     
《全国新书目》2008,(23):77-77
追忆蔡元培陈平原郑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估价:40.00元"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这就是"开出社会风气,酿成时代潮流,影响全国,收果后世"的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他力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13.
这是这一两年来我唯一一次在夜里一个人安分守己地躺着,月光和风一起溜进了我的房间。我身上的纱布一点一点地将月光反射进我的瞳孔,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点点血迹。只是我闭上了眼,不敢再次面对那朵朵绽放的"腥红"。一"明天一开学你就住校吧!"父母解脱般地说。"好啊!巴不得呢!"于是,下午我便如一个大学生似地拎着大包小箱进  相似文献   
14.
王丛慧 《学语文》2015,(3):56-58
出土文献中《老子》出土的版本最多,主要有马王堆汉墓甲乙本《老子》,郭店简《老子》和北大汉简《老子》共四种,本文利用出土的这四种版本的《老子》和通行本的《老子》相互对校,发现通行本《老子》的三则错误:通行本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应依简帛本作"无名,万物之始";通行本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应依简帛本作"多闻言数穷,不若守于中";通行本第八十章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应依简帛本作"使民重死而远徙"。  相似文献   
15.
刘娜 《文教资料》2012,(28):23-24
据统计,《老子》书中出现具有定义性质的句子共二十句。本文将这二十个句子从训释规律上进引分析,同时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这些句子的科学性,从而更加理解《老子》所阐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老子思想中“自然无为”命题并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结合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纯真的人生旨趣等若干问题,揭示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邢晨  刘玮纬 《兰台世界》2016,(8):121-123
老子是世界历史上100位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著作《道德经》构建的生命哲学体系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关于生命的存在方式,老子主张"无为""、不争""、虚静"。重新审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其所主张的生命存在方式,能够更好地处理自我关系、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各位学界同仁:大家好!近日鄙人很荣幸受《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的邀请担任“新时代中华老学研究”栏目(暂题)的主持人,并全程负责组稿及其他相关工作。为了更好地组稿,特向海内外老学研究专家约稿。厦门大学老子道学传播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努力推动老子思想研究,既建有《道德经》慕课,又出版有《中华老学文库》,还与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等单位联办《中华老学》集刊。现在,我们又设想通过办专栏的形式,将老子道学“尊道贵德,大顺天下”的理念透过学界同仁的研究成果及时向海内外传播,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利用新出土的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因为《子》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20.
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被误读为反对道德教化的老子思想,事实上有其自身的德育诠释,它以体悟"道"为根本旨归,崇尚"自然无为"的德育教化路径,保持"虚静守中"的德育心灵环境,主张"辩证思通"的德育思维取向,为当代德育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与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