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00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师:指具有专门知识的技艺者,为教师的尊称。师长:老师与长者。后用为教师的尊称。师傅:教师的通称。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称老子师傅。  相似文献   
992.
老子美学思想是及其丰富的。其中,重身、贵身思想是其美学的旨归。老子对玄之又玄的"道"的界定,意在消解宗教神性对人的束缚,旨在人的自由与和谐;老子对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是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把"人"提升到和"道"、"天"、"地"平齐的地位。因此,从生命之维去考察老子美学思想是极其恰当和有效的,老子美学实质上就是生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是以关乎现实生活的"实用理性"开始的,老子美学思想尤其突出地表达了反对人的"异化",追求个体人的"自由"和群体的"和谐",即以不违逆个体生命"情性"为美。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的关系,<老子>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阴阳、动静和身心关系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根据<老子>经文创造的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呼吸锻炼的气功以及养性祛病的房中术.更把这一理论实践化了.  相似文献   
994.
文章认为: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的某些文字不同,只是文字运用上的岐异,其古音是相同或相近的,代表的词语其实是相同的,不能拘泥字形,强为说解。造成这些文字运用歧异的原因分别是:连绵词的多种写法,本字与通假字,古今字。  相似文献   
995.
出自《老子》的成语很多,且有多种形式,此处以目前使用频率高的成语为正体,使用频率低的为变体。按照变体形成的原因,可把《老子》成语的变体分为五种。  相似文献   
996.
严遵是汉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易学家。其《老子指归》在宇宙观、社会政治观等方面对《周易》的框架结构、思想内容吸纳、取鉴甚多,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思想,成为汉代易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为后来象数易学向玄学派易学转型准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应该重视严遵易学思想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老子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认为:老子的积极生命观和“尚静贵柔”的辩证法对传统体育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简本《老子》"为之者败之"章何以重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本《老子》中于丙组重出之“为之者败之”章,学界或认为其系“抄留于另外竹简之中,以备后用”的,并非“正文”,只能作为“附录”列于“末章”。此说似缺乏说服力。比较而言,该章在义理上经得起严格推敲,当为“正文”无疑,故该章之重出,盖以简本对节选错误之纠正所致。  相似文献   
999.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人们往往想到儒家的理论贡献,而却忽略了道家在这方面的独特创造。其实,在道家的完整学说中,关于“和”的思想,也相当丰富、深刻,值得我们发掘总结。文章着重探讨了老子、稷下道家学派以度庄周学派围绕“和”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他们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和”的重要功能,阐明了实现“和”的方法、途径。不但丰富、深化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有看不可低估的重大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道家的"虚静"境界与《文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道家“虚”“静”境界的探讨,进而认识《文赋》在对这一境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涉及的虚静境界在艺术美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