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3篇
教育   39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澔生于宋代末年,由于文献不足,陈澔的生卒及名号说法不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重新考证,其生年为宋景定二年十月,其卒年为元至正元年十一月。其号为云住,又号北山叟。  相似文献   
102.
吴则礼,字子副,富川(今湖北阳新)人,是北宋后期湖北籍诗人、词人,为宰相曾布之婿.少习贤良科,以父荫入仕.《全宋词》小传谓其“晚居江西,号北湖居士”,不确.平生交游甚广.与曾纡、韩驹、唐庚等唱和.有《北湖集》五卷.  相似文献   
103.
宋代四川刊刻过一批唐人集,称为《唐六十家集》,在雕版印刷史及唐人诗文集保存流传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后世不仅对其刊刻情况不明,甚至版式都无定论。实际上,《唐六十家集》的刊刻经历了两宋二百余年时间,是集多家刻书机构之力,逐批逐本刊刻而成。其所指也有变迁,南宋时,是四川地区刊刻唐人集的通称,版式多样;元明两代,则是版式统一的宫廷藏丛书。  相似文献   
104.
《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集诗歌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哲学之美于一身,《庄子》语言更是恢弘谲怪,玄妙不羁。后世学者多有关于《庄子》注译的作品,但是这些著作对于《庄子》语言的理解和翻译不尽正确或准确。本文对陈鼓应先生之《庄子今注今译》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辨。  相似文献   
105.
明初,云南府出现了四大诗人“平居陈郭”.然而“平居陈郭”之“平”究竟是平显还是其子平宣,明代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清代就更含糊不清,即使同一作者此书称平宣,彼书称平显.后代更有甚者,竟然把其父子混而为一.从名望、影响、诗作数量看,似乎平显是当之无愧的,然考索其居滇时间则不然.实际上平宣也曾继任其父做了镇滇总兵官沐府西宾,居滇约40年.从其寓滇时间、交游等综合考查,基本可以坐实“平居陈郭”之“平”为平宣.  相似文献   
106.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因为《史记》仅仅记载荀子为“赵人”而未给出其生地在某个具体的县邑,便对荀子故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测。  相似文献   
107.
春秋乐安是妫姓孙氏祖堂,学术界普遍认可乐安为孙武故里。《元和姓纂》明确记载"魏故属乐安",考索唐代重视郡望的时风,辨析孙氏碑志关于乐安与安乐的记载,春秋乐安在唐魏州元城县(今大名县东南部)。考察乐安孙氏的播迁地,今大名县束馆镇是孙武后裔北迁后的居住地,马陵之战后孙膑始率族自束馆镇迁往齐安乐(今山东阳谷县安乐镇)。由分流乐安的分支郡望回溯寻根,确证束馆镇就是春秋乐安的今地。  相似文献   
108.
与有些同行一样,在以往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认为,考证是旧史家的雕虫小技,作为新中国的历史教师,上好课做好教学研究就行,不必在考证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后来,逐渐认识到这种看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可以说是无知的表现。考证也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在历史教学(首先是备课)过程中,对有些内容我们应作一些必要的考证,以弄清基本历史事实。随着认识的转变,我重视考证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并做了一些考证“作业”,《孙中山〈有志竟成〉考辨》即是其中的一份,现发表出来,与同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9.
耿文光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成书于清末光绪年间,传统目录学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天禄琳琅书目》以及之后的私家藏书目录从编排上和著录上都为后来的目录编辑者提供了参考和启发。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记录读书心得和指导读书的札记类著作。耿文光积十多年之力,前后四次改变体例,终成《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与以往目录不同之处在于著录方式和指导读书方法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0.
吕源 《兰台世界》2013,(16):142-143
<正>南宋文人周密《癸辛杂识》中痛斥宋代官方药局的种种弊端,其中提到"往往为诸吏药生盗窃,至以樟脑易片脑(龙脑的别称)"[1]225。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龙脑"一条中也提醒世人"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2]1966"。以上两则史料虽非出自正史,却反映出中国古代龙脑和樟脑易混的历史状况。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