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3篇
教育   39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所谓古诗,是指唐代以前不合格律的五、七言诗歌以及唐人用这种诗体创作的诗歌。中国古代学者一般认为七言古诗起源于《诗经》、《楚辞》及春秋时代的歌谣。我们以成熟期的七言诗歌的诗体特征为依据,考查汉代有关古诗的文献,认为尽管先秦时期诗歌中出现了七言诗句,但还未形成七言古诗所应具有的完整体式。作为诗体,七言古诗产生于西汉,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东汉的发展后,直到魏晋南北朝才逐渐走向成熟和兴盛。  相似文献   
142.
本文论述欧阳修与颍州相关的三个问题:欧阳修五至颍州而非八次来颍;欧阳修因眼疾自请小郡颍州并非偶然,是颍州本身的声名魅力,吸引了包括欧阳修在内的北宋官员。欧阳修初至颍州的时间为皇祜元年(1049)三月十三日(农历)。  相似文献   
143.
丁启阵先生在<杜甫、严武"睚眦"考辨>一文中引用了大量杜诗来证明杜甫、严武之间发生过"睚眦",然而对于所引杜诗如<哭严仆射归榇>等分析多不够客观,尚需重新解读;且最能说明杜甫、严武之间关系深厚的<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和<诸将五首>其五,丁文却都没有全篇引用并加以解析,难免有隐匿反证之嫌.  相似文献   
144.
王锡侯以著述《字贯》获罪,成为清代文字狱的典型案例。今系统考索王氏著述,以求有助于全面了解该案,进一步认识清代文字狱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45.
常罡 《收藏》2012,(13):154-157
2011年秋季,美国芝加哥莱斯利·赫因德曼(Leslie hindman)拍卖行秋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一批来源显赫、质量真精的中国古代奁器盒具,均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一名藏家。此君应是怜香惜玉之人,费数十年之功,集品44枚,所藏之物年代跨越汉、唐、宋、元、明、清,质料则金、银、铜、瓷、漆俱全,却均是闺阁香脂粉盒。其中有一枚精  相似文献   
146.
147.
《全宋词》收录了两个同名词人姚述尧的词作。其实,第1442页收录的姚述尧,乃为姚瑴。将姚瑴误为姚述尧,始于朱彝尊,王梓材、陆心源至《全宋词》皆误从其说,二人之生平事迹亦屡被混杂。  相似文献   
148.
刘德 《学语文》2008,(3):19-19
《赤壁赋》是苏轼在1082年所作,全篇句式骈散相接,情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常被多种版本选用,深受师生喜爱。然笔者觉得中学教材选文中“而吾与子所共适”这句中“适”字使用不当,若换为“食”字,更加符合原文。  相似文献   
149.
茅盾主编《笔谈》的若干史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祥 《出版史料》2006,(2):100-104
八年抗战,茅盾参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文艺期刊。其中,在香港编辑出版的《笔谈》(半月刊),32开,每期48页,虽薄薄一本,却是“对于鼓舞斗志、激发全体中华民族坚持抗战曾经起过不可低估作用”的刊物之一。(参见《国家图书馆馆藏抗战文献特别展》“展品介绍”,《旧书信息报》2005年8月15日)对于近现代期刊史、文学史以至中共党史研究,亦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这里,仅就该刊的性质、作者及作品等,参酌茅盾晚年回忆录《我走过的路》及其他相关文献,作若干史实性考辨。一、关于《笔谈》的性质已故香港学者司马长风论述“战时文坛”,曾将茅盾作为抗战中…  相似文献   
150.
《历史档案》2006,(4):131-131
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白新良教授撰著的《清史考辨》一书,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