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2篇
教育   56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本文从晚周货币文字( )、( )和( )的形体入手,通过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借助甲骨文辞例与器物形象学以及文字演进实际,释得它位是击打乐器钲的象形字,并结合文字异体现象,知该字在晚周货币文字中只能读为"城"而不能径视为"城"字.进而运用偏旁分析法,释得<班簋>铭中的( )是个用以记录军中击打乐器"钲"的专字,并据<周礼>"鼓人"例推定"钲人"的职责是掌管军中用以节制军队行止的乐器钲的击打;释得<多友鼎>铭中的"( )"读为"征",义为征讨.  相似文献   
92.
释"曹"     
"曹"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上"(東東)"下"口"的会意字,"曹"字的字形义为以言词审理原告被告双方的诉讼.<说文>对"曹"的形体分析"从(東東),在廷东",不确.  相似文献   
93.
目前所见的关于杜威中国之行的记述,颇多粗疏、讹传、错乱之处。本依据近代报刊等记载,着重考证辨析了邀请和接待杜威来华的机构、杜威来去中国的确切日期,并重新梳理了杜威的中国行程及讲演的目标,具有一定澄清事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嘉应学院学报》2016,(9):75-79
对于同一个战国齐系陶文字■,《陶文字典》、《战国文字编》、《战国古文字典》等不同的字书有四种不同的隶定字形"芊"、"■"、"艼"、"■"。根据对古文字演变的形态和战国文字各系的形态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我们认为其中三种隶定字形"芊"、"艼"、"■"是错误的,该字应当释为"■"。  相似文献   
95.
人类发展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不断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作为自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因子——气象,必然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甲骨卜辞中,就有许多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反映了殷商时期我国在气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说》中收录的气象用字,与其它典籍中的气象记录及气象理论相互印证,从而成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6.
本对王仲荦先生《郭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的校释作了部分订补。  相似文献   
97.
南充方言属于四川方言,而南充方言作为很有特色的方言,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处于空白。文章结合汉语史,对南充方言中极具代表性的词语如"拌"、"等"、"费"、"剺"、"瘘"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98.
99.
释“咎”     
分析了“咎”字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咎”字的初形为上从倒“止”下从“人”的会意字,“咎”字的字形义为天神降灾祸于人。《说文》根据“咎”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咎”字“从人各。各者,相违也”,不确。  相似文献   
100.
考释了汉代至宋初献中11条词语的特殊词义,对《汉语大词典》和今人论中的一些内容做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