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022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132.
本刊讯2008年3月3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中层和副高职称以上员工会议。会上,受学校党委委托,组织部副部长刘月娥宣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关于何林夏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3.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高校推出的改革方案,在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上是一致的,但在改革目标设定上和改革力度上存在的差异又是十分显著的。无论是中山大学等温和渐进式的改革,还是北大等大刀阔斧的“休克疗法”,都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介绍了广西教委职称评定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对系统功能及结构、编程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6):118-124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运用交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职称科研人员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特点。调查发现,科研人员个性化信息需求与职称关系密切,信息需求随着职称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副教授在信息需求方面,活跃度最高,需求最旺盛;检索培训需求随着职称降低而减弱,呈递减趋势;助教对最新文献提醒服务的了解程度最高,但使用情况最低,教授和副教授使用情况更好;助教和讲师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低于副教授和教授;专题情报服务的需求情况差别不大,教授在这方面的需求最低。  相似文献   
136.
李炳庠,男,195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兼燕赵都市报总编辑,高级编辑职称。1975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做过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曾任秦皇岛日报总编辑、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荣获中国新闻三大奖之一的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奖;  相似文献   
137.
一、教师个人业绩档栗的主要内容   我校建立的教师个人业绩档案,其内容分为三部分: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工作时间、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务、职称等.2、工作业绩:主要包括受上级部门或本校表彰的情况;获教育教学奖的次数;发表论文的篇数与作品等.3、奖状、奖品、荣誉证书等实物的原作和复印件.以上由档案人员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登记、分别装盒保管.……  相似文献   
138.
周婷 《江苏高教》2017,(12):75-78
在一些固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的情形下,身份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基本问题。新时期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面临的形势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重视和加强这支队伍建设,需要在身份定位和岗位性质上明确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明确身份、设置岗位、制定标准、优化程序的基本思路,通过教授级高级实验师职称制度的设计对此加以实现和固化。  相似文献   
139.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具有等级选择、多样分类、等值替换和量化转换等几种主要模式。总体上,这一评价制度存在着基于分类方式的弹性设置过于粗放,可替换性指标设置改革步伐偏小,教学业绩对传统科研业绩的可替换性微弱以及"破格式"弹性设置缺乏等不足。为促进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优化,应进一步设计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系与标准,大胆探索和尝试更具颠覆性的等值替换机制,加强以促进"科教融合"为导向的可替换指标设计,创设以高质量科研业绩为导向的"破格式"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140.
职称啼笑录     
对于职称,我过去是求之不易,现在却是弃之不易了。1987年夏,我因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文艺作品,被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而随之开始的评职称,我却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