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5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14209篇
科学研究   2080篇
各国文化   556篇
体育   2346篇
综合类   535篇
文化理论   227篇
信息传播   343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732篇
  2013年   1694篇
  2012年   2065篇
  2011年   2201篇
  2010年   1933篇
  2009年   1777篇
  2008年   2059篇
  2007年   1299篇
  2006年   1104篇
  2005年   886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博物馆是重要的教育机构,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作用明显。如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博物馆尚需变革陈列方式、改进讲解模式,同时要引入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93.
我们经常在有关展览的媒体报道中及送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中见到这样的描述:“展览开幕(或圆满闭幕),展览受到上级领导、各界专家的好评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段话里有这样一些问题“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是针对展览的哪一部分,  相似文献   
94.
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建设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民族博物馆对民族地区的精神明建设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因此,如何立足民族地区抓好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精神明建设,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化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是与当今世界同步的现代明,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5.
李迎化 《中国博物馆》2002,(3):74-76,79
改革,使中国的博物馆走出象牙之塔,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中。陈列设计的理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创新思维改变着博物馆陈列的旧格局。新的设计理念紧跟当今社会发展大主题,使陈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公众需求。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生态化体现了当代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改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6.
论博物馆的行业优势与博物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行业优势,说到底就是行业的特质、特色。抓住本行业的特质、特色善加发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巧,这就是竞争。从行业竞争的角度上看,博物馆至少有以下七大优势。  相似文献   
97.
民俗博物馆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博物馆就是搜集、保管、研究和展览民俗物品的化事业机构。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民俗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作为这些机构的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98.
姚香勤 《中国博物馆》2002,(3):25-26,43
中国博物馆是社会剧烈变革的产物。20世纪初博物馆的初创者希望借助博物馆留存往迹,启发后来,开发民智,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性质又确定为“三性二务”。所以说中国的博物馆从一开始就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使命,蕴含着服务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亚太地区的博物馆、遗产机构和世界文化遗产地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日渐成为游客云集的中心,并与利益集团休戚相关,也成为日益全球化环境中的实现地域与身份认同的争论焦点。在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这些机构为了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处理好这些关联关系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整个20世纪,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发展阶段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使人们在认识文化遗产时变得更加理性和全面。换言之,对文化遗产认识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作为这一进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在新旧两个世纪交替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