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12545篇
科学研究   1531篇
各国文化   129篇
体育   1119篇
综合类   461篇
文化理论   133篇
信息传播   97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341篇
  2011年   1551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559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常利梅 《四川教育》2000,(10):35-36
一、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为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一切创造都来源于实践。创造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凡是在科技创新上有建树的,大都是勇于实践、勤于实践的人。自然课重视实践,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学习,“教、学、做”合一。所以,教师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空间,有较多发现问题的机会。实践活动还丰富了学生的表象,为他们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又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2.
“无为而治”包含了自然无为与清静而为两个原则,前者强调对社会经济的治理而尊重和顺应社会经济规律,后者重在反对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与儒家不同,道家强调经济伦理规范必须具有真实、自然的特质。  相似文献   
33.
34.
卜宝玉 《军事记者》2001,(10):26-26
在编辑部的来稿中,学副刊作品的数量较大,而刊稿率却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觉得,稿件质量不够高的主要原因是作在对生活的体验、对人和事物的观察上没有下苦功夫,因此也没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完全融入到字里行间,渗透到谋篇布局中。  相似文献   
35.
36.
谢葵 《钓鱼》2006,(15):29-29
夜钓黄颡乃一大惬事。白日较难与之交锋,夏夜却频频上钩,喜得乐不思蜀,俺更是情有独钟,恨不得四季如“夏”。俺坚信:在自然水域夜钓黄颡的是高手,即以夜钓黄颡为业、出售鱼获为生,此人必定身怀绝技,方可立足江湖。俺乃咸宁职业钓手的异数,不以此为生,但有幸混迹其中,终得以知晓  相似文献   
37.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通过探索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可以看出,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故国已深秋,东非初入夏。凌晨四点,我们抵达内罗毕市郊的恩克贝西机场,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国土。一阵细雨刚过,空气湿漉漉的,散发出诱人的泥土与芳草气息。也许是初来乍到,总感到几分陌生与神秘、几分狂野与苍凉。透过晨雾般朦胧的面纱,拉开梦幻般神奇的帷幕,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画面,听到了一曲曲纯朴粗旷而又荡漾文明波澜的优美旋律。让人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从生命与价值的评判中,感受到一种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近自然状态与后工业时代的强烈反差、撞击和融合,体会到一个民族文化与进步的厚重积淀。还是伴随我们的足迹,踏着大自然优美和谐的旋律,去追寻拾似久远、却近在咫尺的回归之路吧!  相似文献   
39.
自然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坦白的讲,成年人很少能发现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是精神形体和谐统一的人,是已经步入成年却仍童心未泯的人。他与天地间的交流,是他的精神食粮。尽管他的心灵深处确有悲伤,但面对自然,仍是满心喜悦。大自然说,这就是我创造的生灵,任凭他有千种悲哀,只要与我在一起,他就应  相似文献   
40.
阿奎那政治哲学在逻辑上是以理性为前提的,理性沟通上帝与人类,化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以此为基础展开二方面内容。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确立其政治哲学的系统:上帝与世俗社会,并且在信仰的前提下通过对世俗社会有限的肯定而最终将世俗社会置于上帝之下;二是在上帝与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内部用以服从为核心的自然秩序有机地将两个部分及世俗社会内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并最终也将世俗社会置于对上帝的信仰服从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