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创作的《致橡树》,是一首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新诗代表作。笔者虽然教过多次,但总觉未尽其意。这次我尝试分以下三步教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教学思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赏析]全诗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二节)忆昔;(三、四节)抚今。第一节描摹祖国过去的贫穷落后。首四行为一对长排比句,渲染出沉重的缓慢的基调,“老水车”象征祖国的停滞落后;“矿灯”印证祖国的曲折进程。接下两行三句短语,从“食”与“行”两方面概括了中  相似文献   
33.
舒婷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作家。她的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等构思完美,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给读以良好的印象。但她偶尔也有不怎么优卓的作品,如她的《神女峰》就是。  相似文献   
34.
没人见过始祖鸟。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从诗人舒婷笔下的《始祖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鲜活的始祖鸟。  相似文献   
35.
舒婷是朦胧诗创作的核心人物之一。诗歌语言的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论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中国文学和诗歌语言的话题更为郑重地进入了人们地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正是语言的变迁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文学以及诗歌的面貌。通过对舒婷诗歌的实证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它的语言体系的现代性,从而感受它在思想上的现代性,正是这种语言本体层面上的提升奠定了新诗新的审美原则,使新诗得到了又一次诗体解放。  相似文献   
36.
王芬(以下简称“王”):舒婷老师,很荣幸能邀请到您参加第二届全国学教育与课堂教学高峰论坛。您的《致橡树》一诗历来都受到各个版本的语教材的青睐,许多老师教学时都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讲解,我们很想听听您本人来谈谈这首诗。  相似文献   
37.
采叶集     
《当代学生》2011,(24):51
  相似文献   
38.
呵,母亲     
《华章》2011,(5):24-24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相似文献   
39.
传家之累     
春卷的普及范围是这样狭小,只有闽南人心领神会。厦门和泉州虽同属闽南。春卷体系又有不同,一直都在互相较力,裁判公婆各执一词,于是各自发展得越加精美考究。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