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5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教育   57499篇
科学研究   3728篇
各国文化   548篇
体育   2257篇
综合类   1841篇
文化理论   791篇
信息传播   7539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1012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789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860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755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745篇
  2014年   4924篇
  2013年   4671篇
  2012年   5526篇
  2011年   6051篇
  2010年   5189篇
  2009年   5007篇
  2008年   6682篇
  2007年   4831篇
  2006年   4111篇
  2005年   3941篇
  2004年   4267篇
  2003年   3930篇
  2002年   2491篇
  2001年   1843篇
  2000年   1331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91.
娱乐真人秀节目的竞争异常残酷,也几近疯狂,但该类节目所传递出的“借鉴·创新”精神又不得不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9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我们的教师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不能放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3.
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让他们了解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要有生动、新颖的形式。  相似文献   
94.
95.
走向新世纪的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6.
文化断裂与《文心雕龙》的“空前绝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理论体系与思辨色彩,但却成了"空前绝后"的理论巨著.本文从文化断裂的视角探究产生<文心雕龙>的文化背景及其"空前绝后"之因,认为隋唐文化中子家精神的衰微、对六朝文化的过分否定以及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使产生<文心雕龙>式著作的"文化语境"发生变化,产生了文化断裂,因而使<文心雕龙>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97.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目标的提出总是为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提上议事日程的. 首先,当前因知识的传授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而知识的膨胀更无法凸显其意义,加上学生获得知识与资讯的渠道多样化,造成了课堂知识的贬值,至使部分学生对知识不爱惜尊重.  相似文献   
98.
大学生运动休闲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休闲概念的释义入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就大学生运动休闲文化的形成、内容、形式及其延伸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9.
新世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并将其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0.
如何培养新世纪一代建设者的健康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是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本文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任务、举措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