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671篇
科学研究   255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143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65篇
信息传播   7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相似文献   
72.
殷婷 《辅导员》2014,(15):88-88
<正>叙事习作又称记事习作,在习作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习作体裁。在记叙文习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记事类文章是学生最常写的一种习作形式。因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习作要求,科学地确定训练目标。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是三、四年级学生应该达  相似文献   
73.
舒金敏 《考试周刊》2014,(41):115-116
<正>新教材内容以生活为主线,在编写上删除了旧教材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了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内容。客观地讲,这为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相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来说,新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有些素材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教材中的素材具有普遍性,而我们的具体生活实践具有特殊性,有些内容离学生的具体生活有点远,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如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课本  相似文献   
74.
习近平同志用典引用最多的古代名人是我国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文章从以读经典、承基因为己任;为政之要,爱国惠民;时之所需,举手即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5.
76.
佚名 《良师》2011,(6):26-27
在你的生命里,经历了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可是你并不知道。 5岁那年,爸爸下班回来,你跑去迎接他。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不过没有受伤。  相似文献   
77.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学者。苏东坡留给中国文化、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象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78.
中国近代发生了28次较大规模的金融风潮.在这些风潮的防范和治理中,历届政府经历了一个由盲目放任到自觉干预、防范和补救的认知过程.风潮爆发前的事前防范,政府主动制定的预防措施极少;事中治理,历届政府多能从自身利益和风潮危害程度等入手加以有效干预,在提供流动性资金、挽救金融组织等方面起到化解市场失灵的效果;事后补救,政府对危机造成的危害所推行的制度化措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措施确实能够为后续的社会经济发展、金融行为规范等起到明显的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79.
2013年高中数学联赛题第6题为从1,2,…,20中任取5个不同的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是相邻的概率为____.这是一道典型的古典概率题,这里提供的前四种解法是采用求对立事件的方法,先求任取5个不同的数都不相邻的事件数.  相似文献   
80.
"故事化"叙事欲望源于史官群体为了挽救其在先秦时期文化政治地位的坠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姿态,由此也奠定先秦史传文献"事语"这一文体形态。先秦"事语"文献可以从编年体、"事"与"语"之间组合两个角度进行形态学划分。按照前一标准,"事语体"可划分为编年体"事语"与本末体"事语"两大类型;按照后一标准,大致可划分为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三种形态。这些次生态文本之间存在交叉融汇的地方,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这些形态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编年体结合,甚至互相之间可以被有机组合在同一文本中。站在演进的立场上看,言事并重的叙事模式高于言显事隐、言隐事显这两种类型,当言事并重方式出现之后,先秦史官群体的叙事技巧已臻于完善,从而预示纪传体文献的即将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