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鄂豫皖苏区共青团组织变迁历经党团混合、初步分离、发展高潮、发展遭受挫折四个阶段。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仅开展了组织建设、培养人才、领导少先队与儿童团等主要工作,而且开展了纠偏、动员青少年参军作战、动员青少年投身战争后勤保障、监督苏维埃政府等其他工作。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工作具有政治性、先进性、战斗性、群众性等特征。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工农青少年始终站在革命斗争前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32.
为支持江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务院及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意见,发展苏区学前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不应只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问题,还应把视野投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因此,展开对以赣南为主的原中央苏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针对现状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33.
<正>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境内并存着两个性质迥异、尖锐对立的政权,形成了一道界限分明、壁垒森严的疆界。处于弱势地位的苏维埃政府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创造性地建立、健全了一套具有鲜明阶级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关税征管体系,有效地激活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保障了苏区军民的物质生活。苏区关税征管工作的探索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34.
《四川档案》2012,(4):15
5月22日上午,来自火炬镇圆铧山村的余开同老人颤抖着双手,从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堂兄的红军烈士证明材料,眼含热泪,一再感谢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他动情地说,查找堂兄的烈士档案,不是为了向组织上要求任何待遇,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335.
<正>"头届红"时期,苏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工农解放之历史重任,用青春和热血浇铸了红色政权的基石,但命运却有千差万别:他们有的身居高位、权倾一时,有的散落民间、淡泊终生;有的功标青史、名  相似文献   
336.
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川陕苏区,在创建中却体现出比其它苏区更为突出的艰巨性,主要的困难有:富源上的劣势、革命基础和地方党力量的薄弱及频繁军事斗争造成供给困难的加剧。正视川陕苏区在创建中所面临的艰难,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川陕苏区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分量,也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37.
中央苏区时期,党领导苏区军民在进行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同时,大力发展文艺事业,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大背景下,苏区文艺承担了使命担当。瞿秋白等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团结了一大批革命艺术家。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立足创新,开展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革命文艺活动,在实践中创作出了一大批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在这场革命的文艺运动中,中央苏区戏剧尤其彰显了历史的革命风采,既鼓舞了士气、积蓄了战斗的力量,又在舆论宣传方面扩大了影响。苏区革命文艺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其文艺价值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38.
郭生纺 《兰台世界》2023,(2):130-137
创建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鄂豫皖苏区创建过程中,乡村教师因其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地位优势,经过文化流变和选择,完成了角色转变,成为乡村革命的播火者。在中共的领导下,通过传播革命理论,积极发展党组织等一系列革命活动,乡村教师成为创建鄂豫皖苏区的重要力量。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乡村教师又充分发挥教育力量,对巩固和发展苏区的建设成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需要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制度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开展国民教育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关键路径。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革命时期,通过革命觉悟的培养、阶级意识的唤醒、科学系统的教育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等国民教育的总体建设,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树立新时代国民教育目标、推进新时代国民教育的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