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1097篇
科学研究   61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20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期刊著作权侵权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探讨了期刊出版发行过程中版权归属、剽窃、修改权、一稿多投等方面的侵权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发表文章提倡实名制;2.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著作权法》的普法教育,加强执法力度,无情揭露、惩治学术腐败行为,力求使人们不写作、不出版、不购买侵权作品;3.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12.
《岁暮归南山》素来被认为由孟浩然所作。唯韦庄《又玄集》署名孟郊。从《又玄集》成书年代与坊间孟郊已知刻本年代之比较、唐人诗互窜、“南山”争论、“不才明主弃”之辨看,此诗著作权当属孟郊。  相似文献   
113.
梳理著作权侵权之事实上相同规则的美国判例法,归纳该规则的渊薮、发展与规范化、机理;阐明人民法院直接适用该规则的可行性,以及适用时的主客观努力;评述“郑宝成案”再审判决。  相似文献   
114.
本刊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  相似文献   
115.
文章分析了9·11恐怖袭击以后,国际再保险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介绍了各大再保险公司面对越来越多的突发灾难所采取的应对措施。2001年9月1日,上午9时3分。布里特·纽豪斯正在自己位于世贸南塔52层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6.
1.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作者文责自负。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的著作权纠纷所带来的任何连带责任。本刊有权对所投文章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注明。  相似文献   
117.
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既是合同自由的表现,又是保险之本质要求。但基于保险合同的附和性、保险专业性以及保险信息不对称的因素,有必要对保险合同中的除外条款予以控制,以达合同正义与保险业健康发展之功效。通过对除外条款予以司法、立法、行政上的控制,以实现对弱势的保险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各国保险的先进理念及立法之实例,对我国目前保险立法的借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8.
职务作品是指著作人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组织领导下,为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业余作品指著作人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所创作的超出本职工作范围的作品。要保护著作权,就要正确而严肃地处理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9.
英国罗拉德派是中世纪西欧名日繁多的异端教派之一,它在中世纪的英国出现并非偶然。从《十二条款》反映出的罗拉德派的教义主张与约翰·威克利夫学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威克利夫学说是罗拉德派教义及主张首要而直接的思想来”源,“罗拉德圣经”的出现是罗拉德派取得的重大成就,威克利夫对方言圣经的倡导以及身体力行是对他们首要而直接的鼓舞。  相似文献   
120.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单方解除行为不当有可能破坏劳动合同的效力和尊严,损害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在劳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预告解除”制度还存在欠缺,以“预告解除”制度实施中常出现的问题做探讨,以便寻求到更好的完善该制度的办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