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概括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交流中的传受心理和语言进行了分析: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理想化的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传播空间,语言就是身份。网络生活是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  相似文献   
82.
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中最基础、最突出的一对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进步发展。虚拟空间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打破了原有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时空,拓展了师生间人际互动的内容。这一重要的人际交往互动平台对当下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应对虚拟空间中与教师的交往有合理的、客观的期待,教师也应努力调整自身适应互联网技术下对人际交往互动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3.
传统"心物论"认为,"物"是情的诱发体及媒介体,居于基础的、优先的地位;而"心"是美感兴会以至艺术创作的中调器,按美的规律将物象加以裁剪、选择.艺术境界的生成与艺术作品的提炼,在心与物的主客互渗中完成.这种互渗理论,有利于说明审美活动的生理化育目的、心理愉悦目的及社会协调目的.传统的心物论具有指导创作践行的功能,体现在扩大认识广度、加强体验深度、提高取象灵度、获得表现力度等几个方面.它可启发现代艺术超越高技术背景下"虚拟空间"的局限,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4,(9):2-2
《青年记者》2014年第4期交往异化与大学生"微控族"现象 "控"取自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目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微控族",包括"微博控""微信控"等。"微控族"将虚拟空间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和阵地,对于自身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极为不利。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反思,采取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回归理性的人际交往轨迹。  相似文献   
85.
虚拟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6.
《陕西教育》2008,(11):12-12
互联网数据中心、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服务单位违法有害信息集中清理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发现、清除了大量网上淫秽色情、涉枪涉爆、销售违禁品等违法有害信息,查破多起网上实施攻击破坏活动的违法犯罪案件,确保了奥运会期间的网络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87.
新传媒是指在新的科学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区别于传统传媒形态的新传媒形态及其载体的总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新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要做好新传媒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新传媒的特征。一、新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1.发布快捷及时快捷及时是新传媒区别于传统形式的最主要特征。新传媒之所以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新  相似文献   
88.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已经进入了新世纪,信息革命把人类居住的世界变成了现实的虚拟空间。从电路到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发展道路,消除了人们的空间极限,社会迅速发展成信息时代。知识早已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信息已作为及其重要的竞争要素。  相似文献   
89.
90.
网络技术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正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的组成成分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文明,加上它自身的特点,注定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从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只有在认识、肯定网络文明积极性的同时,充分认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才有可能有效应对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