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4105篇
科学研究   1428篇
各国文化   160篇
体育   699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133篇
信息传播   286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759篇
  2014年   1837篇
  2013年   1632篇
  2012年   1787篇
  2011年   2044篇
  2010年   1473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互动是双向促进的过程。我国遵循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传承人类共同记忆为基本使命、立足于从"遗产大国"迈向"遗产强国"的切实需求、致力于打造文献遗产保护的典范样本等理念,从"引进—融合—延伸—反哺"等路径着手,积极参与世界记忆项目。未来,由"参与者"转向"引导者"、由"遗产本体"延伸至"背景关联"、由"单一沟通"建立起"多元对话"将成为我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的三大重点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52.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10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申请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持,呈现了中国精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世界记忆项目在其纲领性文件中就明确"世界文献遗产属于所有人"。文献遗产的原始性、唯一性、系统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3.
蒋恺 《传媒观察》2022,(7):90-95
在传统的非遗传播传承的文化空间日渐消解的同时,开放、多元、活态的媒介空间不断扩展文化空间的边界,使其承担起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功能。媒介空间中文化空间的复兴,使非遗突围进入新的安身立命之所。本文从可见性切入,关注作为关系生产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如何使得空间在权力和资本共谋之下,产生全新的文化空间,原来的碎片空间又如何被抛向可见性的全景视域。借助短视频拓展传播渠道和范围,吸引年轻群体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并基于短视频生产链设置非遗短视频传播机制,成为构建活态传播传承的新路径;同时,文化场域在遭遇媒介场域的反噬后,短视频这一新媒介传播的风口形式,并没有带来非遗活态传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4.
55.
2022年2月4日,冬奥盛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省的冰雪运动持续升温,河北省档案馆对冬奥档案的征集、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笔者采撷了河北省冰雪运动档案记忆中的几朵花絮,讲述河北人的冰雪之恋和冬奥之情。走近石家庄老年冰球队发起人在河北省档案馆退休干部宋少珍家中,保存着一套不同寻常的冰球主题家庭档案。最早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冰上运动照片,不同年代的球杆、冰球鞋、头盔、护具,各色球服、奖牌、纪念品……一件件独具年代感的冰球运动实物档案、一张张冰上运动照片,记录着一支民间冰球队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冰球运动爱好者的冰球情结。作为一名老档案人,宋少珍细心地将这些实物和照片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编写说明,形成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冰球记忆”。宋少珍的爱人房勇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老年冰球队的发起人。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冰球队,常年活跃在河北省甚至京津和全国的各大赛场,他们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变向摆脱、带球突进、活力四射。看到他们一个个矫健的身姿,很难想象他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谈起这支冰球队,年近七旬的房勇兴致勃勃地戴上冰球帽,拿起冰球杆,一边向我们展示着打冰球的动作,一边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与冰球队结缘的故事。  相似文献   
56.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57.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58.
郭慧  曾超 《东南传播》2022,(6):24-26
电影《长津湖》通过典型人物刻画与双向融合叙事的艺术手法建构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美国霸权主义、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现实主义的影像特征催化了受众情感共鸣和集体共情,使电影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意义内蕴。浸润文化自觉的导演思维投影了“抗争美学”的影像风格,提升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电影对长津湖战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延续,将助推青少年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9.
社会记忆建构: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功能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文献编纂:多维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对象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史相因,不断发展,其规模之巨大、成果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60.
我是北京档案人的幸运者 从来没有想过,我与奥运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56天——2008年3月5目,我受北京市档案局领导的委派,并得到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领导的批准,走进了北京奥运大厦。我的工作任务是承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13个非竞赛场馆及有关部门的档案督导工作。自己居然与百年奥运这样的历史事件有了直接的联系,我倍感幸运和荣耀,但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