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32.
曾几何时,教育与医疗、住房共列三座“新大山”之中,当时的教育尚指义务教育性质的中小学教育。如今,教育难也蔓延到幼儿园,出现了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33.
陶艺产生之初,实用价值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后,其审美价值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不懈的追求目标。陶艺的审美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了裂变:以"雅"为质地的"贵族化"审美和以"俗"为质地的"大众化"审美的共生并存。陶艺回归于生活,为人类服务才能给自身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4.
选好题材。在新闻节目内容上,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要追求"本土化",摒弃"贵族化",视角"平民化"。发挥距离农村最近、方便倾听农民心声的优势,改进自己的新闻报道方式,联系基层单位解决问题,为农民提供服务,实实在在地在基层实践"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35.
从媒介批评的角度看,“走转改”是对近年来媒体特别是电视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贵族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几年前,上海电视台一个研讨会的邀请函中的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科印象:在大众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放眼传媒,绯闻八卦充斥版面,偷拍恶搞乌烟瘴气,恶意炒作屡见不鲜,虚假新闻时有所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该坚守怎样的道义立场?大众传媒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大众传媒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6.
人类教育模式大致经历了贵族化模式,专业化模式,素质化模式这几个发展阶段,贵族化教育模式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不可能走向大众化道路的,近代的专业化教育虽然促进了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但却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教育的发展必须将最终走向以开发人的潜能为主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北魏元湛墓志造型规整、书法俊秀、刻工精湛,实属邙山元魏墓志之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志文翔实记录了墓主元湛的家世背景、文化类型、生活样式及仕宦履历,生动地描绘了北魏洛阳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与内徙胡人的生存境遇,揭示了宗室贵族化的总体趋势和演变线索,为后人研究中古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素材。基于阀阅的贵族主义乃六朝主流时尚,此志恪守贵族信条撰写,集中展示贵族化运动的成熟理念。以此为视角审视元湛墓志,方能挖掘字里行间潜藏的宝贵信息,而这是传统学术枯燥刻板的训诂考释力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38.
南朝辞赋中的女性题材包括四类 ,即具有象喻意义的神女、与帝王贵族有密切联系的美女、一般的平民女性和凝情待价的妓女 ,而尤以第二类为主。这些赋作从内容到形式风格 ,无不表现出浓重的贵族化特征。作品中的女性只是贵族文人赏玩与观照的类型化对象 ,缺乏个性和情感。艺术上则表现为句式灵活、声韵流转、结构精巧 ,具有精致纤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房地产广告中有关刻意强调阶级与层次、西洋化情节严重、宣扬不健康价值观等因素屡见不鲜,笔者认为,以上均为贵族化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为研究方便,本文用"消费者"一词来指代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参与到房地产产业活动中的人群,并运用消费文化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消费者心理的深度转变为切入点,就目前众多房地产广告中贵族化意识形态的存在根源进行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不再只是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工具,还肩负起追逐利润的产业功能。这一重大变革使得电视媒介特性又有了新的发展。然而,在电视不断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现实传媒语境下,电视媒体的商业化、庸俗化、同质化和贵族化倾向也愈演愈烈。本文立足于现实与历史,着重对这些媒介特性的异化给予重新的审视与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