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用了十九年时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进资治通鉴表》)磨砺而成。《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  相似文献   
2.
费荣华 《收藏》2001,(11):56-57
一部由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编著,明代大学者陈仁锡评阅并刻板,明崇祯三年(1630)赐进士奉直大夫苏州知府史应选官刻重版的59卷本《资治通鉴纲目》和27卷续编本《续资治通鉴纲目》,在秘藏尘封了370多年后,于近期在甘肃省永登县被首次发现并面世的消息,经《兰州晨报》、甘肃电视台等传媒连续报道后,引起普遍关注。该书现被甘肃省永登县政府部门的一位公务员珍藏。  相似文献   
3.
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今中外的学大师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4.
1953年,毛泽东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整理、标点《资治通鉴》。1956年,《资治通鉴》点校本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毛泽东反复阅读、浓圈密点、作批写注,共达3000余处。①1958年,毛泽东又指示点校“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年9月13日下午,范文澜、吴晗邀约尹达、侯外庐、金灿然、张思俊商讨此事。会后,范文澜、吴晗联名于10月6日给毛泽东写信:主席:关于标点前四史的工作,已遵示约同各方面有关同志讨论并布置,决定于明年十月前出书,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其余二十一史及杨守敬历史地图改绘工作,也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5.
吕希华 《军事记者》2005,(12):32-32
《诗经》——先民的歌唱。《左传》——诸侯争盟记。《山海经》——神话的故乡。《楚辞》——泽畔的悲歌。《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书。《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史记》——历史的长城。《庄子》——哲学的天籁。《荀子》——人性的批判。《战国策》——隽永和说辞。《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三国演义》——龙争虎斗。《红楼梦》—…  相似文献   
6.
自古至今,反奢倡俭可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亦是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经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重点阐述了此种治国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奢倡俭思想,并说明了其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持续不间断的文献记载的国家。对前人留存下来的文献进行持续的整理与研究,是后人的一项基础工作。古籍整理工作便是对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做种种加工,使古籍更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阅读利用。新中国的古籍整理与社会发展和文化需求密切相关,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4年,毛泽东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与吴晗谈起了《资治通鉴》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自己的方式在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历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点是由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纵观历史,无论是《春秋》还是《资治通鉴》,即便是通俗的“三字经”,在你呀呀学语时,就轻松地向你灌输思想观念,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以“诚”作为“终身行为”的准则,无征不信,治学严谨;他“有学”,“好史学”,“无所不通”,设局修史,勇于创新,既充分发挥助手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失其主导作用;“研精极虑,究竭所有,日力不足,断之以夜”,历时十九年,撰成历史巨《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0.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_-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涞水乡人,世称沫水先生。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