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资治通鉴》第21卷记载: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太仆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当公孙贺被引来举行拜授丞相的仪式时,他不接受印信,叩头哭泣不肯起来。汉武帝根本不理这些,仪式结束即起身离去。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公孙贺不得不接受印信,出宫后长叹一声:“我从是殆矣!”  相似文献   
102.
陈震宇 《科教文汇》2010,(29):69-70
李靖(571—649),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同时还是广为流传的"风尘三侠"之一,有特殊的神秘色彩。本文将回归历史,从《资治通鉴》之中寻找真实的李靖。史书中的李靖,可能少了坊间故事中的缥缈潇洒,却能让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国之将才。  相似文献   
103.
正一、前凉初期与晋之关系前凉政权孕育于张轨任凉州刺史。公元301年西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张轨趁机主动上奏前去凉州。加之王族卿臣力荐,晋惠帝便正式册封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凉州鲜卑叛乱与盗贼横行并存,他迅速勘定叛乱并掌控河西,为前凉割据政权奠定了基础。史学界把公元301年当做前凉的开端。张轨是"阴图据河西"(《晋书·张轨传》)称霸一方,抑或"阴有保据河西之志"(《资治通鉴》卷89)对晋朝"弘尽忠规"?  相似文献   
104.
中期直谏     
大秋 《课外阅读》2006,(11):50-51
古往今来,历史的经验教训总会给后人留下深浅不同的记忆。宋人司马光率众整理古代文献,编成《资治通鉴》受到宋神宗激赏,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例子,而中国古代史书所载,除典章制度风物等之外,大量的还是人与事,都是为“以资借鉴”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见过往之事对后人的影  相似文献   
105.
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使我国史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该文论述了此书的成书过程,分析了此书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性。认为该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6.
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活动着的历史。历史和现实在相互碰撞中,彼此呼应、回荡。司马迁《史记》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得名。近代历史学家梁启超曾批判经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同时心理学研究证明,高中生求知欲强,思辩能力已初步发展,他们关注时事政治和国际关系,较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107.
1.文学点评 文学点评尽管有时只是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或者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相似文献   
108.
据<后汉书>注释,<资治通鉴>所采<后汉书·宦者列传>中的"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句中的"太子府史"一词应按太子府里的"史"解释为没有明确职责的"府吏",而非元胡三省所注的"太子府史掌东宫府藏".细查相关史料得知:"府"、"史"、"府史"三词各有一番来历,均有各自特定历史涵义与应用范畴.两汉时期的府吏中,只有"史"而无"府"与"府史".  相似文献   
109.
如何学习文言文?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 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有机会的话,还应当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  相似文献   
110.
《资治通鉴释文》音切反映的宋代音系--声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华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35-37,53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作者采用“反切比较法”,从3万余条音切中,整理出《资治通鉴释文》的音系,即宋代音系,旨在揭示该音系声类的特点,分述以下四部分:轻、重唇音相混;舌头音与舌上音相混;知、庄、章合流与精组合流;牙音和喉音相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