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受儒、道两家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国文人一般都具有两重生命观。儒家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构成了他们的外在生命,道家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构成了他们的内在生命。汉代儒学占统治地位,追求功业便成为汉代文学精神的主流;六朝玄学占统治地位,追求人生自由便成了六朝文学精神的主流,这明显是对汉代文学精神的黜退。唐代儒、释、道三教并立,表现在文学中,就是既重功名,又求人生自由。这种结合最突出地体现在李白的诗作中。李白以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把这二重生命统一起来,求得了中国文人两重生命内外互补的模式,从而使他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02.
田丰 《历史教学问题》2023,(6):41-47+202
《汉纪》重构文、宣二帝的地位,形成了不同于《汉书》的汉帝功业次序。这一重构是《汉纪》效仿《春秋》书法的结果。荀悦引入公羊家“三世说”,结合汉朝传统政治文化,设置“先富后教”的“太平”目标,以此来调整宣帝与文帝的位置。这一次序的重构为荀悦将献帝纳入其中奠定了基础。荀悦称颂献帝功业为“拨乱反正”,既强化其当朝的合法性,又引出《汉纪》“为汉制法”的内涵,以先王政治规划献帝新朝的发展道路。荀悦期望献帝能把握时机,先取法文帝,使百姓富裕,再模仿先王制礼作乐,实现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403.
以史为鉴,向史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总结:“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