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魏影  王小红 《历史档案》2007,610(1):81-86
清乾隆朝为解决日益拮据的八旗生计问题,开始采取京旗回屯政策,即把居住于京畿一带的闲散满洲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是一条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对于这一问题,以往虽有学者论及,但因史料阙如,至今未见完整论述.本文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详述此次回屯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3.
夏晓虹 《寻根》2008,(4):50-59
差不多十年前,我讲授近代文学专题课时,课间,有一作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生前来请教。她从王韬专记近代上海风物人事的《瀛堧杂志》中抄出以下文字:“水龙之制,云自倭人传入中国,遍及各处。”她的问题是:“‘水龙’是什么东西?”现在想起来还觉汗颜,我当时竟不知其物。也正因为有这一次的张皇,从此对晚清上海的“水龙”便格外留意。  相似文献   
14.
1912年以来的百余年,宋代文言小说研究在文献整理与研究、传奇小说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化研究、特质研究和价值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但在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研究方面还稍显冷清、成果寥寥,同时在叙事研究方面也关注不多、成果较少。另外,宋代文言小说因为与民间信仰、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而在原型意象和母题方面意蕴非常丰厚,但这方面的话题可能还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应该是宋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一个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贵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较为关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贵州古代、近现代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及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十年贵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研究作一略述,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与缺憾,以期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周炜 《收藏》2008,(3):92-95
“红色经典”油画的称谓最先是自油画拍卖市场启动之后,各大拍卖行为方便商业运作,对其革命性历史性题材的拍品进行的一种内容描述和板块划分,随后,这一名称在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评论中频频出现,逐渐成为通用词语。拍卖市场上,“红色经典”板块的拍品多为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作品,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具有中国某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其学说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学术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唐代前后的《经籍志》发现,由唐至宋,《孟子》一书的地位由子部升为经部,就是周予同先生所说的“孟子升格运动”,而唐代是其转变之前的积蓄期。笔者即以此为基点,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于唐代的《孟子》学作一简略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谷溪是一位美术出版工作者,又是一位书画家。  相似文献   
19.
漳州古代藏书和近代图书馆事业,是漳州1300多年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愚斋藏书是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的私家藏书,其藏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图书馆以“公诸同好”,这在晚清是难能可贵的。愚斋藏书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愚斋藏书又以其数量众多的日本刻本,以及部分善本的流传日本,亦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