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教育   2753篇
科学研究   77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3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昆 《新闻前哨》2006,(7):12-14
一年一度的湖北新闻奖评审又决出了新的年度优胜。我有幸参加了这一评审,并且是通讯组的评委。几天下来,满脑子塞满了这些优秀的作品。评委的角色,要求我跳出纯粹的受传视野,而从一个专业新闻工作的眼光,审视、甄别、比较,分出高低,决定等级,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可谓受益颇深,感慨良多。其中鲜活的人物、生动的场景、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启人心智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我。现就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参评通讯作品及其特点,作一个总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美中交流通讯》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的记录,是了解这一时期中关医学交流极有价值的资料,对《美中交流通讯》文本的分析,为我们审视中美医学交流重新开启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使我们了解“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关医学交流重新开启所经历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提起《人民画报》,许多读心里都蕴藏了一份珍贵的记忆。建国以来,《人民画报》就以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照片滋养着自己的读。几代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份创刊于1950年的刊物投注了极大的关怀,毛泽东主席当年亲自为之题写的“人民画报”的刊名,那熟悉的字迹至今让人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14.
法院的封条和破产公告贴满了万德莱总部的玻璃墙。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的这座办公楼,虽还挂着万德莱的品牌,但人去楼空,房子大多已租给了中兴通讯等其他公司,只留下一问给留守人员善后。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于2000年10月28日刊发了记者陈红梅采写的通讯《猪要吃素为哪般》。通讯见报后,即有一些报纸转发,有的还借题发挥,抨击某些社会弊端。那么这篇通讯好在哪里呢?首先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讯开头写道:“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接着写猪场的主人看看圈养的100头猪在食槽里拱来拱去,不好好吃食,有的还打蔫,就急忙请来县里的兽医诊断,兽医看过以后,告诉他“病因”是猪食太荤了,加些粗食、菜帮猪就吃了。他一试,果真见效。粗看起来,这描写很像科普文章的一个开头。可是随着通讯的展开,人们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16.
17.
张期勤  孙建 《军事记者》2002,(12):30-31
今年10月19日,空降兵某师隆重集会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暨黄继光牺牲50周年。这天,当年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地老首长、老同志们汇聚在一起,重温那场惊心动魄、威震中外的战争。大家不约而同地谈起当年最先报道黄继光事迹的该师宣传科新闻干事、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退休党委书记———刘云魁老人来。当我们驱车赶往风景秀丽的东湖磨山刘老家中时,才得知他因病去逝已3个月了。后来,我们从与他一起参加革命同生死共患难的老伴钟敏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以及他本人的事迹材料里,逐渐弄清了他报道黄继光的来龙去脉。这…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发现     
《科学与生活》2001,(10):1-1
  相似文献   
20.
(续上)穆青总是说:“搞新闻事业不能论年龄,只要跑得动,就要跑。”他自己就是如此,退而不休,笔耕不止。以不断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热情与作风激励着我们这些新生代。他说:“我写的十个共产党员,已去世了八个,只有当年红旗渠的除险英雄任羊成和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还活着,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