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教育   2753篇
科学研究   77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3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金霞 《新闻前哨》2006,(10):28-29
在新闻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直面人物多侧面、多角度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真实描写他们战胜艰难过程中的喜与忧、甜与苦、得与失,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时代特征等闪光点,才会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才有立体感,才觉得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23.
24.
崔琳 《青年记者》2001,(4):40-40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写道:“教育新闻是最难采写的,它不像科技有具体成果可言,不像社会新闻容易吸引人,教学秩序按部就班,平静安定,要在这种平静中发现新闻是需要特别的耐心。”相信不少从事教育新闻报道的同行都有类似的感受。如何将教育人物通讯写活、写新、写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一、巧选角度,以新抓人巧选新闻角度,是指看问题和抓新闻的角度要与众不同,角度选取的好坏,决定了文章的好与坏、平与奇。一些教育人物通讯,往往给人千人  相似文献   
25.
初学写稿忌见报心切,采访调查忌道听途说,稿中人名忌前后不同,稿中引文忌添盐加醋,搜集摘辑忌剽窃抄袭,人物境界忌任意拔高,语句中间忌标点乱用,新闻摄影忌任意摆布,军事报道忌失泄机密,抄写稿件忌字迹潦草,审阅稿件忌马马虎虎,文艺创作忌一稿多投。通讯报道十二忌@吕希华  相似文献   
26.
27.
通讯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表现形式较为灵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这四种基本的文字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讯允许记者在其中表达一定的观点和倾向(当然,某些通讯也可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这种表达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不能像政治宣传那样显得十分生硬或套话连篇,因而通讯写得感人、成功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作者具有架构文章结构的能力,以及较厚实的文字表达功底。 一、通迅要求非常明确的主题,提炼好通讯的  相似文献   
28.
姜德明 《寻根》2001,(5):52-53
1943年,徐昌霖等在重庆主编了一本艺杂志《天下章》,第5期上刊有张静庐先生撰写的《灾梨室散记》。其中“《译》二三事”和“《鲁迅日记》之谜”两节讲的是他1936年担任上海杂志公司经理时发生的事,都与鲁迅先生有点牵扯。《译》杂志原由鲁迅、茅盾主编,后交黄源主编。据张氏称刊物虽好,每期仅发行3000至5000册。出版一年后,生活书店拟换主编,鲁迅先生不同意,  相似文献   
29.
肖健 《军事记者》2002,(4):52-53
运用新闻通讯的形式来反映政工研究成果,既是广大读求新的阅读需要,也是刊物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政工导刊》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1991年,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同志提出:要把报刊审读作为报刊管理的第一位工作抓起来。会后,我们就思考,如何把这个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经反复商量,确定创办一个审读刊物,取名《陕西报刊审读》,并将这个想法向当时的主管副省长徐山林同志作了汇报。山林同志很支持,只是觉得刊名过于严肃。他说,政府部门就是服务部门,管理和被管理应是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