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上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人们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表示了怀疑。本文就注册会计师造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以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2.
《鹭江大学学报》1994,(2):73-73
据《了望》杂志报道,最近该刊与中国科协合作举行“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专题座谈会,曾毅、何衽庥等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到会专家都主张对形形色色的伪劣科学作出界定,以便集中目标予以揭露,何衽庥将近年来社会上不时出现的伪科学现象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73.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声东击西,是指忽东忽西,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的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在数学中,有些题目某些条件并没有给出,但解题时又是必需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必需的数量先设出来,再利用这个设出的数量解题,但不求出它的具体值。  相似文献   
74.
纵观中外媒体,会计造假行为屡见不鲜,给国家、社会、公众带来巨大危害。2001年4月,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可见,对会计造假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5.
7月份琼花造假丑闻,给我们刚运行不久的保荐制蒙上一层阴影,其发行上市签字保荐代表人已受到“停课”三个月的初步处罚,而作为保荐人的闽发证券也深陷“造假”泥潭难以自保。保荐制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面对保荐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6.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法及甄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主要途径。但往往存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作为上市公司报表的使用者,如何才能发现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文章分析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对以往的会计报表造假手法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会计造假的具体甄别方法。  相似文献   
77.
微博广场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年报实施财务洗澡,个人以为可从多方面着手:一是上市公司自身要遵纪守法,按章办事。不触及法律法规的红线,不逾越规章制度的底线。身正影子才不会歪;二是审计机构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既需要审计机构具备职业胜任能力,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三是监管部门的从严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实施财务造假(包括操纵财务数据与财务洗澡)的上市公司,有必要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该移送司法部门的移送司法部门,该退市的强制退市。  相似文献   
78.
近几年来,高校学术腐败越来越严重,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现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不仅在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甚至连一些普通高校教师,乃至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参与学术腐败。虽然说高校整体学风是好的,但是少数高校教师的学术腐败行为影响却非常恶劣,不仅败坏了所在高校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声誉,污染了学术环境,阻碍了学术进步,而且对学生起到负面引导作用,同时让高校在公众心中丧失公信力。导致学术腐败日趋严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针对目前频发的学术造假事件,《中国教育报》记者蒋夫尔撰文指出,造假论文通过剽窃、编造实验数据等手段,不可能研究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科学工作者的形象,损害国家的利益,其负面影响是恶劣的。如果通过造假手段获得这些经费资助,对科研工作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他指出,对学术造假决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从严从重打击。  相似文献   
80.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6):1-1
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事情让人颇费思量,而纷纷扰扰的学术界更是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令人眼花缭乱。有时候你会感觉很热闹,到处都有顶着专家、学者甚至大师头衔的人在谈经论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有个什么家站在你的面前;有时候又会觉得很虚无,举目四望,好像真正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很难找出几个来,更不要说什么大师了。而学术腐败的日益严重,学术造假的丑闻日增,更让人怀疑,在我们的学术领域究竟还留存于多少未被污染的净土?还有多少名人学者值得人们尊重和信赖?还有多少专家、教授仍在坚守着自已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