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21.
在童话世界里,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皮皮鲁。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胆大逞能,敢于冒险,他曾经坐着爆竹升上天空,在云端里拨快了地球之钟,改变了地球上的生活秩序……我猜你现在的眼睛一定瞪得很大,嘴巴也成了"O",我猜对了吗?连皮皮鲁的朋友们都很酷呢!瞧瞧下面这只小老鼠……啧啧啧,一定是皮皮鲁大方地把胆子借给了他。跟皮皮鲁交朋友可真幸福呀!星星姐姐  相似文献   
222.
《广东第二课堂》2006,(7):37-37
可能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被老师批改日记的经历,皮皮鲁也是。但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写两个版本的日记,一本是交给老师看的“假账”,一本是给自己看的“真货”。两个版本的日记对照着看,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23.
孙雯 《编辑学刊》2007,(6):18-21
2006年3月底,随着"新浪博客"人气最旺的"才女"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高调亮相,接踵而来的是地产名人潘石屹的《潘石屹的博客》、京城名记王小峰的《不许联想》、"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勃客郑渊洁》……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不由产生这样的疑问:"博客图书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然而随后各大书店的销售情况显示:"博客图书"的春天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春意盎然",反而有点"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224.
最是爱     
正一勾一描是温暖的陪伴:最近一本温暖的漫画书上市了,书的名字叫《木朵百睡图》。这是一位爸爸用画笔记录下的两百多张女儿木朵的睡姿速写,十分温馨有爱。他在书中说:"很想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慢慢陪她长大。"这是木朵的成长纪念册,也是父爱含蓄缱绻的表达。一笔一画是长情的表达: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郑渊洁讲述了他和父亲的小故事:他第一  相似文献   
225.
郑渊洁童话近些年不断被质疑为"少儿不宜",本文着重分析了郑渊洁童话成人化色彩较浓的原因所在,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从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出发,远离性和暴力等内容,高扬"以善为美"的美学旗帜。  相似文献   
226.
文题实录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题为《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章中说,“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20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227.
无比幸福     
正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外面正是阴天,北风呼啸,冻僵了思绪。然而一字一句,慢慢看完,感觉好像没那么冷了。一直以为,黄老师的青年,应该离我们蛮远的,如今看来,其实我们一点都不远。爱翻书,整天待在图书馆,看红楼,读大典,一个文艺青年的特征,显露无遗。当我们这一代被通俗小说包围的时候,黄老师当年那种对经典的热爱,确实是我们该继承的。不过当我看到郑渊洁三个字,我忽然会心一笑,当初看这个童话大王,我也是不舍昼夜。文字,确实很容易让几代人  相似文献   
228.
正未来,校长讲话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钱锋老师认为可以是一种"游戏精神"。表面上看来,他的文章消解了校长讲话的意义。然而,从深层次看,这却是校长讲话的"变样",是在以新的形式与精神内核体现"校长讲话"的存在。我们对此有所准备吗?  相似文献   
229.
近日读了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一篇文章,深受启发。文章讲的是:郑渊杰和弟弟郑毅杰的“兄弟”鸽舍有一只瘸腿的信鸽,因不能将瘸腿收回,飞行时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只能侧身飞行,朋友劝他们说鸽舍如此宏伟,有这样一只瘸鸽会影响形象,放弃它吧。  相似文献   
230.
阅读对于上海市闵行中学的夏沁荷来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需要。在她看来,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人只有精神得到喂养,才真正算是活着,阅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厚重且真实的。小时候夏沁荷读了大量郑渊洁和沈石溪的书,她沉浸在《舒克贝塔传》《生化保姆》《魔方大厦》《残狼灰满》《牧羊豹》等书中,让意识随着文字慢慢流淌,感到时间就像毛茸茸的小触角,缓慢而温热。这些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细腻的、万物有灵般的描写,对她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