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都市圈建设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国城市化离不开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建设和小城镇战略是互动发展的过程。并根据对都市圈建设模式的重新认识提出了都市圈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定位及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于加强江苏沿江与上海之间的联动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长三角部市圈联动发展,既要充分利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又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长三角合作中的磨擦冲突,积极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合作,推动长三角的持续协调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物流网络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唐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5.
16.
都市圈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表现形式,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备用品等领域的发展。伴随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无疑是体育竞赛表演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梳理出我国三大都市圈3个中心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尤其是经济数据,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竞赛表演产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及以全面、均衡、协调为根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国家基本战略方针的背景下,都市圈空间组织作用开始由原来的行政等级联系向新的网络化关联互动发展.目前,太原都市圈的发展刚刚起步,原有的空间特征从无序生长到有序调控,正在发生着一些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在综合分析和模拟太原都市圈区域内城镇之间的要素流空间联系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集聚扩散的规划方法初步构建了都市圈城镇节点网络,依据太原都市圈自身发展特色,对其空间整合模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的背景下,教育部和江苏省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以先行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该文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作为苏锡常地区的高职院校,如何按照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的目标思路,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在都市圈建设中注重强化区域性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社会角色的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短半径就业服务;我国“都市圈”发展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应努力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切不可削弱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地理概念的长三角,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经历了协调范围逐渐扩展、政策机制逐步稳定、空间重点不断嬗变的演进脉络.时至当下,长三角更加呈现了新的一体化空间演变趋势,人口流动与企业关联网络紧密互联,都市圈等城市抱团发展的板块成为长三角空间组织的核心,区域重要走廊成为创新等要素集聚的重心.基于此,从学术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