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40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907篇
教育   104595篇
科学研究   6002篇
各国文化   563篇
体育   7695篇
综合类   2037篇
文化理论   976篇
信息传播   21324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257篇
  2022年   1083篇
  2021年   1437篇
  2020年   1705篇
  2019年   1677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744篇
  2016年   2384篇
  2015年   4618篇
  2014年   13540篇
  2013年   10238篇
  2012年   11696篇
  2011年   13378篇
  2010年   10879篇
  2009年   10825篇
  2008年   12529篇
  2007年   8680篇
  2006年   7036篇
  2005年   7403篇
  2004年   5372篇
  2003年   4221篇
  2002年   3354篇
  2001年   2892篇
  2000年   2268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记者的采访心理危机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鉴于新闻记者“高风险”、“重经验”的行业特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记者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992.
胡健 《新闻记者》2006,(2):18-20
一、“小人物”的界定与一般特征 在本文开始,我们先对新闻采访中的“小人物”作一个大致界定。  相似文献   
993.
“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2月17 日,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授予郑九万同志“为民好书记”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广泛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3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好支书郑九万》的通讯。目前,学习郑九万的热潮正在浙江  相似文献   
994.
获悉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却被采访对象以种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这是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一桩头疼事。记者遇到采访被婉拒时,应采取何种办法?笔者认为,既然是决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设法攻“心”来突破采访工作上的困难,以取得采访的成功。当然,不仅要自我  相似文献   
995.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996.
社区、街道、工厂、农村这样的基层,既是新闻的富矿,也是典型产生的沃土。近三年来,浙江日报日益关注基层新闻的发现和采集,各所属采访部门都在基层建立联系点。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就建立基层联系点问题谈些体会及看法。  相似文献   
99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紧迫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如何落实“三贴近”。坚持“三深入”,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有效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新闻媒体深入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创新。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栏,为新闻界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新闻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998.
何成明 《新闻实践》2006,(12):53-54
十多年的记者工作,我写过不少新闻稿。这些新闻作品多数都成了明日黄花,但当年有关报道周晓光和陈有德事迹的文字,至今还留有余香。回顾发现并跟踪采写周晓光和陈有德的经过,除了觉得有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新闻采访方面的东西探讨价值。周晓光是义乌一位私营企业主、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下半年,她在义乌建设大楼的907房间设立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  相似文献   
999.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1000.
主流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新闻事业单位,同时又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体。近些年来,很多传统大报的新闻改革进展明显,新闻宣传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许多新闻报道与读者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反映上层的东西多,反映基层的东西少;写领导活动和会议的内容多,写群众和反映群众的心声少;程序式的成就报道多,对鲜活的社会景象及问题细写深写的少。如果主流媒体不注意自己的宣传艺术及社会效果,就难以发挥重要的喉舌作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党越来越重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